凉山学历怎么提升(凉山州学历提升)“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们凉山要主动走在前头。”3月11日,凉山州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凉山抢抓脱贫攻坚历史机遇,积极探索民族地区乡村人才振兴路途,已取得了积极成效。“乡村基础设施条件差、工资待遇差、人才引不进,这是基层普遍面临的问题。”该负责人介绍说,凉山州通过实施放宽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学历、职称资格、招聘权限、购买服务等特殊政策,加大“三支一扶”、“特岗”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人才专项计划招引。“近三年来,累计为11个深贫县招录招聘乡村教师、医生、农技员等乡土人才1万余名,全州基层事业单位基本实现满编运行。”同时,
凉山学历怎么提升(凉山州学历提升)
“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们凉山要主动走在前头。”3月11日,凉山州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凉山抢抓脱贫攻坚历史机遇,积极探索民族地区乡村人才振兴路途,已取得了积极成效。
“乡村基础设施条件差、工资待遇差、人才引不进,这是基层普遍面临的问题。”该负责人介绍说,凉山州通过实施放宽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学历、职称资格、招聘权限、购买服务等特殊政策,加大“三支一扶”、“特岗”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人才专项计划招引。“近三年来,累计为11个深贫县招录招聘乡村教师、医生、农技员等乡土人才1万余名,全州基层事业单位基本实现满编运行。”
同时,凉山州针对乡村人才量少质弱、结构不优等问题,开展乡土人才素质提能工程、“双培工程”“凉山大讲堂”“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等系列工程计划,通过构建多领域、全覆盖的分层分类培训培养体系,三年来累计定向培养1504名农村实用人才、定向委培689名乡村医生,实施“一村一幼”、“一村一医”、“一村一名农技员”、“一户一名技术能手”等培训提能5.6万余人次,各级帮扶队员结对帮带村组干部、青年农民、返乡农民工、农村致富能手等乡土人才6万余名。同时,在教育领域率先探索实行“考核退出机制”,组织实施教师业务素质考试,将考试成绩作为年度考核、评优晋级、绩效工资、县管校聘等重要参考依据,有力推动了全州教师业务能力素质提升。
为解决深贫地区基层人才量少质弱、引留困难、服务断档等问题,凉山积极探索“凡提必下”机制,出台基层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县管乡用”、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实施意见,支持各县(市)在编制管理、岗位设置、人才评价、招引使用、薪酬分配等方面大胆探索,率先在全省市州中全面推进“县管乡用(校聘)”改革,推动2.85万名基层教师竞聘上岗,探索建立“医共体”26个、选派1600余名基层卫生人员“上挂下派”,全州基层教育、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量少质弱、引留困难、服务断档等现状进一步改善,群众就近上学、就医难题进一步缓解。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如何才能用好人才?该负责人介绍说,凉山州聚焦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建设、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人才需求缺口,用好科技扶贫万里行、“博士服务团”等帮扶平台,推动近万名优秀专家人才到基层一线服务,并培训种养殖户、农村专合组织、农技员等20万余人次。同时,还运用校地合作平台,建立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会理烟草科技小院等研究分院、产学研平台、产业基地120余个,加强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凉山打赢脱贫攻坚的关键在人才,加快发展振兴的希望在人才。对于下一步工作,凉山将注重多渠道和**度培育、锻造乡村人才,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不竭的人才动力。
来源:人力资源报
凉山学历怎么提升(凉山州学历提升)
“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们凉山要主动走在前头。”3月11日,凉山州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凉山抢抓脱贫攻坚历史机遇,积极探索民族地区乡村人才振兴路途,已取得了积极成效。
“乡村基础设施条件差、工资待遇差、人才引不进,这是基层普遍面临的问题。”该负责人介绍说,凉山州通过实施放宽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学历、职称资格、招聘权限、购买服务等特殊政策,加大“三支一扶”、“特岗”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人才专项计划招引。“近三年来,累计为11个深贫县招录招聘乡村教师、医生、农技员等乡土人才1万余名,全州基层事业单位基本实现满编运行。”
同时,凉山州针对乡村人才量少质弱、结构不优等问题,开展乡土人才素质提能工程、“双培工程”“凉山大讲堂”“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等系列工程计划,通过构建多领域、全覆盖的分层分类培训培养体系,三年来累计定向培养1504名农村实用人才、定向委培689名乡村医生,实施“一村一幼”、“一村一医”、“一村一名农技员”、“一户一名技术能手”等培训提能5.6万余人次,各级帮扶队员结对帮带村组干部、青年农民、返乡农民工、农村致富能手等乡土人才6万余名。同时,在教育领域率先探索实行“考核退出机制”,组织实施教师业务素质考试,将考试成绩作为年度考核、评优晋级、绩效工资、县管校聘等重要参考依据,有力推动了全州教师业务能力素质提升。
为解决深贫地区基层人才量少质弱、引留困难、服务断档等问题,凉山积极探索“凡提必下”机制,出台基层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县管乡用”、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实施意见,支持各县(市)在编制管理、岗位设置、人才评价、招引使用、薪酬分配等方面大胆探索,率先在全省市州中全面推进“县管乡用(校聘)”改革,推动2.85万名基层教师竞聘上岗,探索建立“医共体”26个、选派1600余名基层卫生人员“上挂下派”,全州基层教育、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量少质弱、引留困难、服务断档等现状进一步改善,群众就近上学、就医难题进一步缓解。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如何才能用好人才?该负责人介绍说,凉山州聚焦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建设、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人才需求缺口,用好科技扶贫万里行、“博士服务团”等帮扶平台,推动近万名优秀专家人才到基层一线服务,并培训种养殖户、农村专合组织、农技员等20万余人次。同时,还运用校地合作平台,建立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会理烟草科技小院等研究分院、产学研平台、产业基地120余个,加强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凉山打赢脱贫攻坚的关键在人才,加快发展振兴的希望在人才。对于下一步工作,凉山将注重多渠道和**度培育、锻造乡村人才,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不竭的人才动力。
来源:人力资源报
原创文章,作者:杨过,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ingpinfang.com/11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