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怎么提升学历(湛江学历提升)

梅州怎么提升学历(湛江学历提升)“再也不用羡慕城里的学生了,我现在的学校又大又漂亮!”蔡咚廷兴高采烈地聊起新学校水寨中学小都校区(下称“小都校区”),多次用“太突然”来形容。“幸福来得太突然”,这背后是五华县深入推进山区教育振兴三年行动。9月9日,小都校区揭牌交付,该校首创“交钥匙工程”,让师生拎包入校。今秋开学,该校共回流学生近300人,包括从珠三角等大城市回来的学生。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才之成出于学。深谙此道的五华县委、县政府一直把教育放到优先发展的位置,通过实施山区教育振兴三年行动,取得了教育改革深入推进、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强师兴教大力实施、特色教学蓬勃发展等成效。五华是人口大县,同时也是

梅州怎么提升学历(湛江学历提升)

“再也不用羡慕城里的学生了,我现在的学校又大又漂亮!”蔡咚廷兴高采烈地聊起新学校水寨中学小都校区(下称“小都校区”),多次用“太突然”来形容。

“幸福来得太突然”,这背后是五华县深入推进山区教育振兴三年行动。9月9日,小都校区揭牌交付,该校首创“交钥匙工程”,让师生拎包入校。今秋开学,该校共回流学生近300人,包括从珠三角等大城市回来的学生。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才之成出于学。深谙此道的五华县委、县**一直把教育放到优先发展的位置,通过实施山区教育振兴三年行动,取得了教育改革深入推进、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强师兴教大力实施、特色教学蓬勃发展等成效。

五华是人口大县,同时也是教育大县,如何迈向教育强县,五华任重道远。

“抓好教育是百姓最大的期盼,也是最大的民生。五华要加快振兴发展,基础在教育。我们要对标一流、赶超先进,聚焦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创新,补齐短板弱项,进一步擦亮‘文化之乡’品牌。”五华县委**朱少辉表示。

水寨中学小都校区实现华丽转身,学校变美,学生回流。张炳锋 摄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集团化办学实现1+1>2效应

驱车经过热闹的横陂镇圩镇,继续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一所新学校赫然呈现在眼前,朗朗书声从绿树掩映的崭新教学楼里传出。

“一个村的学校比城里的还大!”“这个学校真大气,我都想把小孩送来这里。”……这所让人连连发出感叹的学校,正是距五华县城还有20公里之遥的一所乡村学校——小都校区。

笔者走进学校,目之所及让人眼前一亮。黄蓝相间、错落有致的教学楼显得大气沉稳,干净舒适的教室内新桌椅整齐地排列着,智慧黑板上播放着教学内容……全新亮相的校区显得朝气蓬勃。

谁能想到,此前该校校舍是破旧的,甚至有些是危房。教学设施设备也是陈旧的,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导致部分生源外流。

改变发生在2019年,鸿艺集团捐资助学2.2亿元,按省一级标准重新规划改扩建了五华县小都中学和横陂镇第三小学,整合打造如今的小都校区。项目自2019年6月27日签约后,仅用22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前期工作,同年7月18日实现动工,跑出了梅州速度。

“原来两个校区满打满算最多容纳1200多名学生,现在能容纳2500名学生。原来的学生宿舍10多人挤一间,现在8人一间,还引进了珠三角先进的师资团队。”小都校区校长蔡涌锋谈起变化,用翻天覆地来形容。

“我们班里面多了七八个新同学,有从深圳、东莞、梅县过来读书的。”学生蔡咚廷说。据了解,小都校区重建以后,引发了学生回流潮,从外地回流的学生近300人,包括从珠三角等大城市回来的学生。

谈起新学校,家长难掩高兴。“现在我们小都有了这么好的学校,小孩在这里读书,我非常放心。”家长蔡本汉说,家门口有这么好的学校,大家都不再舍近求远。

如今在小都村,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环境是学校。

环境优美、饭菜飘香,学生们在食堂就餐。张炳锋 摄

“小都村教育的变化,实际上折射出五华探索集团化办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五华县教育局局长黄国标表示,自去年起,五华县探索集团化办学,目前已试行成立三种类型共8个教育集团。

五华要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就要办好每一所学校,全面提升教育的品质。但是,摆在五华教育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大部分学校分布在乡镇和农村。要想实现全县办学质量大幅度提升,第一要补齐农村学校的短板,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为此,五华通过集团化办学,以学位紧缺的城区和中心镇为重点,发挥教育集团的示范引领作用。以优质师资保障帮扶校区的教育教学质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破解发展不均衡,提升五华教育总体水平。

“五华集团化办学主要有三种模式,紧密型、协作型、合作型。目前都已经走出了自己的路子,1+1>2的溢出效应初步显现。”黄国标说,集团化办学让学校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统一管理、教研、培训,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

大力实施强师兴教

实际上,集团化办学是贯彻落实五华山区教育振兴三年行动的具体举措。

五华现有学校660所,学生223895人,教师12960人,办学规模居梅州市第一,是名副其实的教育大县。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五华在教育方面的功课却从未落下。

为加快推进山区教育振兴发展,2018年五华特制定《五华县振兴山区教育三年行动工作方案》,涉及学位扩容、办学条件、队伍建设、质量提升等多个领域,着力解决城镇挤、农村弱、师资水平低、教学质量低等问题。

3年来,五华共投入19.71亿元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建设,增加10650个学位,全面完成一批学校项目建设,扎实推进一批教育项目建设。与此同时,升级改造了20所学校运动场,全县所有学校完成现代化信息技术装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兴国必先强师,教育立州必先立师。

五华通过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大力提升教师学历、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等举措,开展“最美教师”“最美校园”“教师标兵”等评选活动,大力实施强师兴教。

数据显示,近4年五华引进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0人。特别是今年夏季在华师大设专场招聘紧缺学科教师8名,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岗计划”招录教师96名,有119人提升研究生学历,极大优化了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

“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校长的思路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思路,校长的行动决定了学校的未来。为此,五华认为抓好了校长这一“关键少数”的管理,就等于抓住了教育发展的“牛鼻子”。

五华县坚持办好每一所学校,全面提升教育品质。图为小都校区学生在上室外实践课。张炳锋 摄

去年以来,五华实施高素质校长培养工程,举行了五华县中小学校长管理能力提升研修班、2021年五华县小学校长专项能力提升培训班等,努力解决校长能力不足、专业化素养不达标的问题,做到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发展。

五华深知,教育发展好,师资是关键。教师水平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自然就会水涨船高。

五华整合了县教师进修学校、县教育局教研室等相关职能部门,成立了县教师发展中心,配齐配强各学科教研员43名,是全市第一个配齐教研员的县(市、区)。

据介绍,教师发展中心设立高中教研部、初中教研部、小学教研部、学前教育教研部等8个部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在教育、教学、科研和教师专业引领方面的示范、带头、辐射作用,进一步促进五华县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

这一桩桩好事,已经成为老百姓对五华教育的信心来源。“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未来!”黄国标表示,山区教育振兴三年行动,就是要让五华教育教学管理更有精度,教育教学质量更有高度,教育教学服务更有温度。

从县级到村级

认捐教育发展基金1.44亿元

9月10日,五华县梅林镇福新村福新小学很是热闹,村**支部**李巽安望着“五华县梅林镇福新村教育基金会”的牌子,满脸欣慰。

“教师节当天,我们村召开了教育基金会议,成立村教育基金会,这是福新村的大喜事!”李巽安说,乡贤和社会贤达慷慨解囊、捐资兴教,到目前已收到捐款数达到200多万元,捐款活动还在持续。

谈起成立教育基金会的初衷,李巽安打开了话匣子。福新村向来崇文重教,福新小学办学历史悠久,有百年的办学史,教学质量处于梅林镇小学前列。2019年秋,集资150多万元新建了两栋教师宿舍,翻新了正栋教学楼,完善了各项硬件设施,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今年,村“两委”和理事会与外出乡贤共同商议,发出成立教育基金、办好教育的倡议。希望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奖励优秀学子,资助贫苦学生,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倡议发出后,得到了外出乡贤和村民的积极响应。”李巽安说,基金会一经成立,立即得到了在外老乡和村民的大力支持,教育基金理事会表示每一笔款项都用于全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早在去年11月14日,五华县成立了首个村级教育基金会——转水镇新民村教育基金会。村级教育基金会的成立,目的是凝聚各方力量,搭建平台来进一步关心、支持教育,使新民这块教育的沃土更加肥沃。

转水镇新民村教育基金会是五华首个村级教育基金会。朱学灵 摄

五华是文化之乡,自古选择勤学苦读求出路,一代激励一代、一代扶持一代,当地崇文重教的风气浓厚。学风影响家风,家风影响民风,民风淳朴则百业兴旺,新民兴旺,正在成为五华各个村全体村民的共识。

今年教师节前夕,卓定华助学基金捐资100万元、梅州市五华商会捐资60万元,分别用于奖励158名家庭困难准大学生和**前100名学生,每人将获得6000元的助学金(奖学金)。

今年是卓定华助学金发放的第19年,也是五华商会奖学金发放的第7年。从2003年开始至今,卓定华连续捐资资助五华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目前,全县共有3280名学子受到了资助,累计捐资额达4300多万元。

“回报家乡最好的方式就是兴办教育,教育孩子是最有希望的事业,教育兴则百业兴。”卓定华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多年来,他一直将“重学兴教、回报桑梓”当成自己的责任,并将此作为企业社会责任感的一份重要担当。

自2016年8月成立五华县教育发展基金会起,五华每年都有新的教育基金会成立,包括各镇、村、学校等。“捐款给教育?行!”这是很多五华乡贤和社会贤达的一致态度。

“目前,累计认捐教育发展基金1.44亿元,累计支出4738.08万元用于奖教奖学活动。”五华县教育发展基金会**支部**张建华说,各镇、村、学校共72个单位相应成立教育基金会,共筹集资金5000多万元进行奖教奖学。

■数说

五华振兴山区教育 三年行动成效

●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五华县现有学校660所,学生223895人,教师12960人,办学规模居梅州市第一

·3年来共投入19.71亿元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兴建84个100万元以上基建项目,增加10650个学位

·实施县直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扩班增容行动,增加学位2305个

·投入1.3亿多元升级改造五华县职业技术学校,开设10个专业;投入5亿元建设五华县技工学校,开设11个专业,投入3.5亿元新建一所公办全寄宿制高级中学。

●强师兴教大力实施

·引进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0人到五华县任教,119人提升研究生学历

·成立县教师发展中心,配齐配强43名各学段各学科教研员,7人入选梅州市名教师、名校(园)长工作室,1人被评为正高职称

●特色教学蓬勃发展

·全县共有15所“全国青少年特色学校”、28所“省级青少年校园足球推广学校”、45所“市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承接2019年院士专家科普报告校园行活动,邀请12名院士专家到各镇中小学开展48场科普报告

·9所学校被评为省级书香校园,17所学校被评为市级书香校园

●尊师重教氛围浓厚

·目前累计认捐教育发展基金1.44亿元,累计支出4738.08万元用于奖教奖学活动

·各镇、村、学校共72个单位成立教育基金会,共筹集资金5000多万元进行奖教奖学

原标题:

小都村背后的教育振兴

五华县深入推进山区教育振兴三年行动,加快教育振兴发展

【来源】南方日报·梅州观察

【南方日报记者】汪思婷

【通讯员】张炳锋 郭思敏

【作者】 汪思婷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梅州怎么提升学历(湛江学历提升)

“再也不用羡慕城里的学生了,我现在的学校又大又漂亮!”蔡咚廷兴高采烈地聊起新学校水寨中学小都校区(下称“小都校区”),多次用“太突然”来形容。

“幸福来得太突然”,这背后是五华县深入推进山区教育振兴三年行动。9月9日,小都校区揭牌交付,该校首创“交钥匙工程”,让师生拎包入校。今秋开学,该校共回流学生近300人,包括从珠三角等大城市回来的学生。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才之成出于学。深谙此道的五华县委、县**一直把教育放到优先发展的位置,通过实施山区教育振兴三年行动,取得了教育改革深入推进、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强师兴教大力实施、特色教学蓬勃发展等成效。

五华是人口大县,同时也是教育大县,如何迈向教育强县,五华任重道远。

“抓好教育是百姓最大的期盼,也是最大的民生。五华要加快振兴发展,基础在教育。我们要对标一流、赶超先进,聚焦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创新,补齐短板弱项,进一步擦亮‘文化之乡’品牌。”五华县委**朱少辉表示。

水寨中学小都校区实现华丽转身,学校变美,学生回流。张炳锋 摄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集团化办学实现1+1>2效应

驱车经过热闹的横陂镇圩镇,继续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一所新学校赫然呈现在眼前,朗朗书声从绿树掩映的崭新教学楼里传出。

“一个村的学校比城里的还大!”“这个学校真大气,我都想把小孩送来这里。”……这所让人连连发出感叹的学校,正是距五华县城还有20公里之遥的一所乡村学校——小都校区。

笔者走进学校,目之所及让人眼前一亮。黄蓝相间、错落有致的教学楼显得大气沉稳,干净舒适的教室内新桌椅整齐地排列着,智慧黑板上播放着教学内容……全新亮相的校区显得朝气蓬勃。

谁能想到,此前该校校舍是破旧的,甚至有些是危房。教学设施设备也是陈旧的,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导致部分生源外流。

改变发生在2019年,鸿艺集团捐资助学2.2亿元,按省一级标准重新规划改扩建了五华县小都中学和横陂镇第三小学,整合打造如今的小都校区。项目自2019年6月27日签约后,仅用22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前期工作,同年7月18日实现动工,跑出了梅州速度。

“原来两个校区满打满算最多容纳1200多名学生,现在能容纳2500名学生。原来的学生宿舍10多人挤一间,现在8人一间,还引进了珠三角先进的师资团队。”小都校区校长蔡涌锋谈起变化,用翻天覆地来形容。

“我们班里面多了七八个新同学,有从深圳、东莞、梅县过来读书的。”学生蔡咚廷说。据了解,小都校区重建以后,引发了学生回流潮,从外地回流的学生近300人,包括从珠三角等大城市回来的学生。

谈起新学校,家长难掩高兴。“现在我们小都有了这么好的学校,小孩在这里读书,我非常放心。”家长蔡本汉说,家门口有这么好的学校,大家都不再舍近求远。

如今在小都村,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环境是学校。

环境优美、饭菜飘香,学生们在食堂就餐。张炳锋 摄

“小都村教育的变化,实际上折射出五华探索集团化办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五华县教育局局长黄国标表示,自去年起,五华县探索集团化办学,目前已试行成立三种类型共8个教育集团。

五华要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就要办好每一所学校,全面提升教育的品质。但是,摆在五华教育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大部分学校分布在乡镇和农村。要想实现全县办学质量大幅度提升,第一要补齐农村学校的短板,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为此,五华通过集团化办学,以学位紧缺的城区和中心镇为重点,发挥教育集团的示范引领作用。以优质师资保障帮扶校区的教育教学质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破解发展不均衡,提升五华教育总体水平。

“五华集团化办学主要有三种模式,紧密型、协作型、合作型。目前都已经走出了自己的路子,1+1>2的溢出效应初步显现。”黄国标说,集团化办学让学校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统一管理、教研、培训,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

大力实施强师兴教

实际上,集团化办学是贯彻落实五华山区教育振兴三年行动的具体举措。

五华现有学校660所,学生223895人,教师12960人,办学规模居梅州市第一,是名副其实的教育大县。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五华在教育方面的功课却从未落下。

为加快推进山区教育振兴发展,2018年五华特制定《五华县振兴山区教育三年行动工作方案》,涉及学位扩容、办学条件、队伍建设、质量提升等多个领域,着力解决城镇挤、农村弱、师资水平低、教学质量低等问题。

3年来,五华共投入19.71亿元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建设,增加10650个学位,全面完成一批学校项目建设,扎实推进一批教育项目建设。与此同时,升级改造了20所学校运动场,全县所有学校完成现代化信息技术装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兴国必先强师,教育立州必先立师。

五华通过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大力提升教师学历、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等举措,开展“最美教师”“最美校园”“教师标兵”等评选活动,大力实施强师兴教。

数据显示,近4年五华引进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0人。特别是今年夏季在华师大设专场招聘紧缺学科教师8名,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岗计划”招录教师96名,有119人提升研究生学历,极大优化了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

“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校长的思路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思路,校长的行动决定了学校的未来。为此,五华认为抓好了校长这一“关键少数”的管理,就等于抓住了教育发展的“牛鼻子”。

五华县坚持办好每一所学校,全面提升教育品质。图为小都校区学生在上室外实践课。张炳锋 摄

去年以来,五华实施高素质校长培养工程,举行了五华县中小学校长管理能力提升研修班、2021年五华县小学校长专项能力提升培训班等,努力解决校长能力不足、专业化素养不达标的问题,做到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发展。

五华深知,教育发展好,师资是关键。教师水平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自然就会水涨船高。

五华整合了县教师进修学校、县教育局教研室等相关职能部门,成立了县教师发展中心,配齐配强各学科教研员43名,是全市第一个配齐教研员的县(市、区)。

据介绍,教师发展中心设立高中教研部、初中教研部、小学教研部、学前教育教研部等8个部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在教育、教学、科研和教师专业引领方面的示范、带头、辐射作用,进一步促进五华县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

这一桩桩好事,已经成为老百姓对五华教育的信心来源。“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未来!”黄国标表示,山区教育振兴三年行动,就是要让五华教育教学管理更有精度,教育教学质量更有高度,教育教学服务更有温度。

从县级到村级

认捐教育发展基金1.44亿元

9月10日,五华县梅林镇福新村福新小学很是热闹,村**支部**李巽安望着“五华县梅林镇福新村教育基金会”的牌子,满脸欣慰。

“教师节当天,我们村召开了教育基金会议,成立村教育基金会,这是福新村的大喜事!”李巽安说,乡贤和社会贤达慷慨解囊、捐资兴教,到目前已收到捐款数达到200多万元,捐款活动还在持续。

谈起成立教育基金会的初衷,李巽安打开了话匣子。福新村向来崇文重教,福新小学办学历史悠久,有百年的办学史,教学质量处于梅林镇小学前列。2019年秋,集资150多万元新建了两栋教师宿舍,翻新了正栋教学楼,完善了各项硬件设施,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今年,村“两委”和理事会与外出乡贤共同商议,发出成立教育基金、办好教育的倡议。希望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奖励优秀学子,资助贫苦学生,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倡议发出后,得到了外出乡贤和村民的积极响应。”李巽安说,基金会一经成立,立即得到了在外老乡和村民的大力支持,教育基金理事会表示每一笔款项都用于全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早在去年11月14日,五华县成立了首个村级教育基金会——转水镇新民村教育基金会。村级教育基金会的成立,目的是凝聚各方力量,搭建平台来进一步关心、支持教育,使新民这块教育的沃土更加肥沃。

转水镇新民村教育基金会是五华首个村级教育基金会。朱学灵 摄

五华是文化之乡,自古选择勤学苦读求出路,一代激励一代、一代扶持一代,当地崇文重教的风气浓厚。学风影响家风,家风影响民风,民风淳朴则百业兴旺,新民兴旺,正在成为五华各个村全体村民的共识。

今年教师节前夕,卓定华助学基金捐资100万元、梅州市五华商会捐资60万元,分别用于奖励158名家庭困难准大学生和**前100名学生,每人将获得6000元的助学金(奖学金)。

今年是卓定华助学金发放的第19年,也是五华商会奖学金发放的第7年。从2003年开始至今,卓定华连续捐资资助五华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目前,全县共有3280名学子受到了资助,累计捐资额达4300多万元。

“回报家乡最好的方式就是兴办教育,教育孩子是最有希望的事业,教育兴则百业兴。”卓定华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多年来,他一直将“重学兴教、回报桑梓”当成自己的责任,并将此作为企业社会责任感的一份重要担当。

自2016年8月成立五华县教育发展基金会起,五华每年都有新的教育基金会成立,包括各镇、村、学校等。“捐款给教育?行!”这是很多五华乡贤和社会贤达的一致态度。

“目前,累计认捐教育发展基金1.44亿元,累计支出4738.08万元用于奖教奖学活动。”五华县教育发展基金会**支部**张建华说,各镇、村、学校共72个单位相应成立教育基金会,共筹集资金5000多万元进行奖教奖学。

■数说

五华振兴山区教育 三年行动成效

●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五华县现有学校660所,学生223895人,教师12960人,办学规模居梅州市第一

·3年来共投入19.71亿元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兴建84个100万元以上基建项目,增加10650个学位

·实施县直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扩班增容行动,增加学位2305个

·投入1.3亿多元升级改造五华县职业技术学校,开设10个专业;投入5亿元建设五华县技工学校,开设11个专业,投入3.5亿元新建一所公办全寄宿制高级中学。

●强师兴教大力实施

·引进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0人到五华县任教,119人提升研究生学历

·成立县教师发展中心,配齐配强43名各学段各学科教研员,7人入选梅州市名教师、名校(园)长工作室,1人被评为正高职称

●特色教学蓬勃发展

·全县共有15所“全国青少年特色学校”、28所“省级青少年校园足球推广学校”、45所“市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承接2019年院士专家科普报告校园行活动,邀请12名院士专家到各镇中小学开展48场科普报告

·9所学校被评为省级书香校园,17所学校被评为市级书香校园

●尊师重教氛围浓厚

·目前累计认捐教育发展基金1.44亿元,累计支出4738.08万元用于奖教奖学活动

·各镇、村、学校共72个单位成立教育基金会,共筹集资金5000多万元进行奖教奖学

原标题:

小都村背后的教育振兴

五华县深入推进山区教育振兴三年行动,加快教育振兴发展

【来源】南方日报·梅州观察

【南方日报记者】汪思婷

【通讯员】张炳锋 郭思敏

【作者】 汪思婷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统招专升本 免费一对一报考指导、院校选择、专业规划,赠送全套专升本考试资料
专业老师为您指导统招专升本 帮您规划如何报名、选择院校、专业规划、保证100%拿证,现在预约即可获赠一整套专升本考试资料
请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来完成此表单。
填写您当前所在的省份

原创文章,作者:郭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ingpinfang.com/11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