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怎么提升学历(在国企如何提升学历)作者|席加省 资深国资国企研究专家北京大学硕士,拥有17年以上的国企改革、管理咨询经验、企业高级管理工作经验,常年活跃在国企改革一线,深度服务客户超过100家,执行咨询项目超过150个薪酬改革是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新时期国企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关系到国有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的建立与有效运转,牵扯面广、系统性强,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目前看,薪酬改革在很多国有企业顺利推进,也初步建立了“收入能增能减”的分配机制。但在这个过程中有部分企业对于基层员工的关注较少,更多关注企业负责人、核心人才的薪酬分配问题,部分国有企业基层员工的工资长期维持在低
国企怎么提升学历(在国企如何提升学历)
作者|席加省 资深国资国企研究专家
北京大学硕士,拥有17年以上的国企改革、管理咨询经验、企业高级管理工作经验,常年活跃在国企改革一线,深度服务客户超过100家,执行咨询项目超过150个
薪酬改革是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新时期国企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关系到国有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的建立与有效运转,牵扯面广、系统性强,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目前看,薪酬改革在很多国有企业顺利推进,也初步建立了“收入能增能减”的分配机制。但在这个过程中有部分企业对于基层员工的关注较少,更多关注企业负责人、核心人才的薪酬分配问题,部分国有企业基层员工的工资长期维持在低水平,并且多年不涨薪,与企业负责人、管理干部的收入差距过大,影响了基层员工的安全感、获得感,进而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因此,在新时期的国企薪酬改革中,应该将基层员工的待遇问题看做一个重点问题,并在薪酬改革中统筹考虑、系统设计。要充分考虑基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维护员工的利益,调整内部分配结构,给予基层员工更大的薪酬分配空间,建立基层员工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以薪酬改革调动基层员工的积极性,既讲效率又讲公平,统筹处理好企业内部不同职工之间的工资分配关系,调节过高收入,让基层员工有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做,会不会导致薪酬分配的平均主义、大锅饭?这样做会不会损害国企的市场竞争力?
显然,如果没有原则的普涨工资,不顾企业实际情况盲目涨工资,不论贡献、不讲价值创造,显然会导致新的大锅饭问题,也有可能让企业背上沉重的包袱,阻碍国企的市场化改革。因此,基层员工的薪酬改革必须要统筹考虑,把握以下四个要点:
01
市场化机制是关键:争取更大薪酬空间,不能内卷化
国企薪酬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升国有企业效率为中心,建立健全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与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完善国有企业工资分配监管体制,充分调动国有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激发国有企业创造力和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这个指导思想在16号文里面表述得非常清晰。其核心是建立市场化的工资决定和增长机制。显然,原则很简单:向市场要工资,想要有更大的工资包,就要创造更大的价值。
因此,可分配薪酬空间增大是解决基层员工待遇低、调薪难的长效办法。这个也必须让员工明白,市场化的国企不养懒人、不养闲人,要让基层员工愿意努力工作、为企业创造价值。“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要让基层员工的关注点从静态的工资转变为动态的价值创造带来的价值分配,从“我要钱”变为“我挣钱”。因此,一方面,要合理设置工资增长机制,吃透政策,研究工资总额的工效挂钩机制,针对企业实际设置工效挂钩指标,明确劳动生产率指标,并且要守住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条红线,做好工资总额预算,争取更大的工资总额空间。另一方面,要争取工资总额外的薪酬发分配空间。有些分配项目是可以单列的,有些不受工资总额的管理,有些用工是可以外包的,这些一定要研究清楚,弄懂政策,既依法合规又能灵活处理,增大薪酬分配空间,不至于内卷化。
02
岗位是基础,要关注基层员工的收入安全性,内部要公平
国企薪酬改革的基础是岗位。从原则上说,国有企业要建立健全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以岗位价值为依据向关键岗位、生产一线岗位和紧缺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倾斜,合理拉开工资分配差距,调整不合理过高收入。显然,以岗位为基础的岗位工资制,就必然要承认并尊重不同岗位的价值差异性,并以此作为薪酬差异性的基础。但同时,工资分配差距不宜过大,否则就会失去内部的平衡,尤其是让基层员工工作积极性大大降低。
那么,在实际工作中该怎么考虑、怎么**作呢?一方面,要对组织岗位体系进行梳理,根据企业的战略及业务发展要求,识别核心岗位,明确岗位及其层级,建立多通道的职位职级体系,并通过科学的岗位价值评估方法明确岗位价值,并以此为依据设置宽带薪酬,合理拉开差距,将薪酬锚点从学历、专业职称、工龄为主转变为以岗位为主、以素质能力为辅,鼓励多劳多得,不能搞平均主义大锅饭,也不能论资排辈,要建立“一岗一薪、易岗易薪”的岗位工资制度,让基层员工关注岗位、关注岗位要求、承担岗位赋予的责任。另一方面,要优化调节高层、中层、基层员工的薪酬比例,合理设置差距,优先保证基层员工的工资分配及合理的工资增长,不能收入差距过大,不能显失公平,薪酬分配要向生产一线员工倾斜,确保他们的收入水平。
03
贡献是核心,基层员工收入要能增能减,不搞大锅饭
对国企薪酬改革来说,以业绩为导向是核心原则。三项制度改革要建立收入能增能减、有效激励的分配制度。从市场化角度说,企业为业绩付薪,要通过岗位工资中绩效工资设立,薪酬与业绩挂钩,从而将薪酬与其个人的贡献紧密结合起来,真正的起到激励先进、惩罚后进的作用。
显然,在实际**作中要注意两点。第一点,如何科学设置绩效工资的比例及发放方式。一般来说,绩效工资是浮动部分,必然跟其表现挂钩,这样会削弱基层员工的安全感,当然做得好的会更有获得感。那么,如何进行绩效工资设置呢?这个要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员工的观念以及公司在人才管理上的要求与现状,科学设置比例,不能贪大求全、一步到位,要在发展和稳定中找到平衡。第二点,要建立全员绩效考核体系,加强绩效指标设置、绩效沟通、绩效考核、绩效结果应用的绩效管理循环,科学考核、强化管理,使基层职工工资收入与其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紧密挂钩,切实做到能增能减。
04
业绩与薪酬双对标,要增强工资的外部竞争性
做薪酬改革,设置合理的薪酬水平是关键。基层员工的收入水平达到什么程度才是合理的?相对于同行业、同地区的其他企业,基层员工的收入水平处于什么地位,是高还是低?这无疑会影响到基层员工的积极性。如果基层员工的收入水平相对于外部同行业、同地区明显偏低,这不仅会影响现有基层员工的积极性,还会影响招聘工作,就必须想办法解决。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有对标的观念,要建立外部薪酬的参考线。按照效益与工资双对标的原则,要选择对标的标杆,要调查了解本企业人工成本利润率、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与同行业平均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比较情况,设置合理的对标指标,然后确定自身在行业内的薪酬水平,按照公司的整体战略、行业内的地位与目标合理设置薪酬水平。按照**结合横向比较结果的综合分析决定基层员工的薪酬调整目标:是较多增加、适当增加、保持不变或适当下调,从而真正建立基层员工工资水平市场化调整的机制。
国企怎么提升学历(在国企如何提升学历)
作者|席加省 资深国资国企研究专家
北京大学硕士,拥有17年以上的国企改革、管理咨询经验、企业高级管理工作经验,常年活跃在国企改革一线,深度服务客户超过100家,执行咨询项目超过150个
薪酬改革是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新时期国企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关系到国有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的建立与有效运转,牵扯面广、系统性强,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目前看,薪酬改革在很多国有企业顺利推进,也初步建立了“收入能增能减”的分配机制。但在这个过程中有部分企业对于基层员工的关注较少,更多关注企业负责人、核心人才的薪酬分配问题,部分国有企业基层员工的工资长期维持在低水平,并且多年不涨薪,与企业负责人、管理干部的收入差距过大,影响了基层员工的安全感、获得感,进而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因此,在新时期的国企薪酬改革中,应该将基层员工的待遇问题看做一个重点问题,并在薪酬改革中统筹考虑、系统设计。要充分考虑基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维护员工的利益,调整内部分配结构,给予基层员工更大的薪酬分配空间,建立基层员工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以薪酬改革调动基层员工的积极性,既讲效率又讲公平,统筹处理好企业内部不同职工之间的工资分配关系,调节过高收入,让基层员工有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做,会不会导致薪酬分配的平均主义、大锅饭?这样做会不会损害国企的市场竞争力?
显然,如果没有原则的普涨工资,不顾企业实际情况盲目涨工资,不论贡献、不讲价值创造,显然会导致新的大锅饭问题,也有可能让企业背上沉重的包袱,阻碍国企的市场化改革。因此,基层员工的薪酬改革必须要统筹考虑,把握以下四个要点:
01
市场化机制是关键:争取更大薪酬空间,不能内卷化
国企薪酬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升国有企业效率为中心,建立健全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与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完善国有企业工资分配监管体制,充分调动国有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激发国有企业创造力和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这个指导思想在16号文里面表述得非常清晰。其核心是建立市场化的工资决定和增长机制。显然,原则很简单:向市场要工资,想要有更大的工资包,就要创造更大的价值。
因此,可分配薪酬空间增大是解决基层员工待遇低、调薪难的长效办法。这个也必须让员工明白,市场化的国企不养懒人、不养闲人,要让基层员工愿意努力工作、为企业创造价值。“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要让基层员工的关注点从静态的工资转变为动态的价值创造带来的价值分配,从“我要钱”变为“我挣钱”。因此,一方面,要合理设置工资增长机制,吃透政策,研究工资总额的工效挂钩机制,针对企业实际设置工效挂钩指标,明确劳动生产率指标,并且要守住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条红线,做好工资总额预算,争取更大的工资总额空间。另一方面,要争取工资总额外的薪酬发分配空间。有些分配项目是可以单列的,有些不受工资总额的管理,有些用工是可以外包的,这些一定要研究清楚,弄懂政策,既依法合规又能灵活处理,增大薪酬分配空间,不至于内卷化。
02
岗位是基础,要关注基层员工的收入安全性,内部要公平
国企薪酬改革的基础是岗位。从原则上说,国有企业要建立健全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以岗位价值为依据向关键岗位、生产一线岗位和紧缺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倾斜,合理拉开工资分配差距,调整不合理过高收入。显然,以岗位为基础的岗位工资制,就必然要承认并尊重不同岗位的价值差异性,并以此作为薪酬差异性的基础。但同时,工资分配差距不宜过大,否则就会失去内部的平衡,尤其是让基层员工工作积极性大大降低。
那么,在实际工作中该怎么考虑、怎么**作呢?一方面,要对组织岗位体系进行梳理,根据企业的战略及业务发展要求,识别核心岗位,明确岗位及其层级,建立多通道的职位职级体系,并通过科学的岗位价值评估方法明确岗位价值,并以此为依据设置宽带薪酬,合理拉开差距,将薪酬锚点从学历、专业职称、工龄为主转变为以岗位为主、以素质能力为辅,鼓励多劳多得,不能搞平均主义大锅饭,也不能论资排辈,要建立“一岗一薪、易岗易薪”的岗位工资制度,让基层员工关注岗位、关注岗位要求、承担岗位赋予的责任。另一方面,要优化调节高层、中层、基层员工的薪酬比例,合理设置差距,优先保证基层员工的工资分配及合理的工资增长,不能收入差距过大,不能显失公平,薪酬分配要向生产一线员工倾斜,确保他们的收入水平。
03
贡献是核心,基层员工收入要能增能减,不搞大锅饭
对国企薪酬改革来说,以业绩为导向是核心原则。三项制度改革要建立收入能增能减、有效激励的分配制度。从市场化角度说,企业为业绩付薪,要通过岗位工资中绩效工资设立,薪酬与业绩挂钩,从而将薪酬与其个人的贡献紧密结合起来,真正的起到激励先进、惩罚后进的作用。
显然,在实际**作中要注意两点。第一点,如何科学设置绩效工资的比例及发放方式。一般来说,绩效工资是浮动部分,必然跟其表现挂钩,这样会削弱基层员工的安全感,当然做得好的会更有获得感。那么,如何进行绩效工资设置呢?这个要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员工的观念以及公司在人才管理上的要求与现状,科学设置比例,不能贪大求全、一步到位,要在发展和稳定中找到平衡。第二点,要建立全员绩效考核体系,加强绩效指标设置、绩效沟通、绩效考核、绩效结果应用的绩效管理循环,科学考核、强化管理,使基层职工工资收入与其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紧密挂钩,切实做到能增能减。
04
业绩与薪酬双对标,要增强工资的外部竞争性
做薪酬改革,设置合理的薪酬水平是关键。基层员工的收入水平达到什么程度才是合理的?相对于同行业、同地区的其他企业,基层员工的收入水平处于什么地位,是高还是低?这无疑会影响到基层员工的积极性。如果基层员工的收入水平相对于外部同行业、同地区明显偏低,这不仅会影响现有基层员工的积极性,还会影响招聘工作,就必须想办法解决。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有对标的观念,要建立外部薪酬的参考线。按照效益与工资双对标的原则,要选择对标的标杆,要调查了解本企业人工成本利润率、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与同行业平均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比较情况,设置合理的对标指标,然后确定自身在行业内的薪酬水平,按照公司的整体战略、行业内的地位与目标合理设置薪酬水平。按照**结合横向比较结果的综合分析决定基层员工的薪酬调整目标:是较多增加、适当增加、保持不变或适当下调,从而真正建立基层员工工资水平市场化调整的机制。
原创文章,作者:刘建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ingpinfang.com/12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