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标题是大专生跟本科生的区别是什么?由任我行网络转载而成
1、学历不同。本科生的学历自然高大专生一等。
2、学到的东西不同。专科学校的学制比本科短,并且学的东西没有本科好。
3、待遇不同。出去工作,本科生的含金量肯定更高一些,更容易被一些公司录取。包括有些城市的微积分落户,都是本科生加的分更多。
4、名声不同。本科生走出去肯定会比专科上给人的感觉好一点。
5、人脉不同。本科生的朋友都是本科生,专科生的朋友都是专科生。
总的来说,本科生一定比专科生好,所以能考本科尽量还是考一个。如果你已经考了专科,想要学历提升可以私聊我。
不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你碰到了985的个别学生,你就否定某985高校或全国的985大学,恰当吗?如果被你鄙视的那位985大学生是xx省市的人,你就可以再否定某省某市的所有人吗?如果你是外国人,是不是可以否定全体**人呢?岂可一叶障目!
也许那位985的毕业生在学校没有学好你所述的问题,这几个问题就一定能考量出此人的专业水平?
你认为此985毕业生比不上大专生,并非没有可能。因为任何一所大学都不能保证,其所出人才都是合格人才!至于简历光鲜亮丽,有什么值得奇怪的?现在有哪一款广告不是这样?只作参考不行吗?那位985大学生是真实的985吗?现在没有**假简历吗?
从整体上看,我不会认为某985大学某专业培养的都是水货,其毕业生都不如大专生!**能客忍这样的985存在吗?
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大专生和本科生一样都是大学生,高校全日制就读的学生,但是区别较大,言简意赅的说区别如下:
1,学校形式方面:本科,分为公**和民**。包括4种类型:公办一本、公办二本、民办二本、民办三本**院校。学生毕业后可获学士学位。
专科主要有两种形式:高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学院)、高专(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无学士学位,只有大专毕业证。
2,课程方面:本科生学习更偏重于理论,大专生课程更偏重于实践环节,而且大专生在校期间实践课程明显要比本科生多一些。
3,就业方面:公务员事业单位以及国企等体制内工作招聘毕业生基本都要求最低本科学历,这也就导致了大专毕业学生基本上找工作与体制内的工作无缘。这可以说是两者最大的区别。
4,薪资待遇方面:即便是毕业进的私人企业,本科生的待遇也会略高于大专生。虽然差距不大,只有几百元一千左右的差距。
5,职业晋升方面:大专生一般进单位都是做最基层的工作,本科生进单位也是做最基层的工作,但相对而言更有技术含量些,职业晋升也相对要快些容易些,很多技术类工作岗位,都是根据学历来确定工作年限才能晋升职称职务的。
6,学生管理方面:在校就读期间,学校针对本科生和大专生的管理也有不同,本科生的管理明显松散一些,很多大专对学生其实管理得比较严格,主要是本科生和大专生在学习方面自主性和自控性略有差异。
主要的差异就是在这些方面,仅供参考。
有的时候大多数人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从起点上就已经有了分化,当然在这里我们所说的是专科生和本科生在入学的那一个瞬间,由于前期的基础成绩已经决定了他们对于学习新事物的差距。
这里我们没有绝对化的意思,因为即使是一个本科生,到了学校不认真学习的话,也不一定比一个专科生要强,我们只是说他们的一个先决条件可能有这优势。
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本科毕业的学生成绩高,这是一个铁的事实,当然我们只能依靠大多数情况进行推理和判断。
很多人在寻求我们人生差距的时候,却往往忽略了起点的一个细微差距,觉得开始的起点差距不足以影响人生的选择,但其实就是这样一个侥幸的认知造成了我们人生的差距越来越大。
老百姓有一句话说,针眼大的空隙,豆粒大的风,我买了这一个问题,人和人之间最初的差距或许只有针尖那么大,但是后期却会被放大的,比豆粒更大。
因此对于同种状态同种学习状态的人来讲,本科生和专科生的最大差距不仅仅体现在,他们入学时的成绩,更多的是体现在他们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因为他们的基础不一样。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华为的老大任正非所提倡的要搞好基础教育。
谢谢邀约回答。个人认为,专科和本科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方向不同
专科一般属于职业教育,通常称谓高职,本二本三国家也逐渐转型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
二、培养目标不同
专科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能从事基础性岗位工作,本科重点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三、就业形势不同
高职大专能从事一线基础工作,毕业就业率非常高,如果掌握了本专业领域的岗位技能,就业前景不错。本科毕业生存在高不成低不就尴尬境地,反而毕业就失业比较普遍,需要融入社会历练最终找到适合的工作和发展机会。
在苏州,再牛逼的专科申请不了优租房,再差的本科 都以申请优租房,在苏州群租房被严打,最烂的房子租金也在1000左右,优租房住宿条件和单身公寓没差多少,价格在1000以下!明白了吧!
大专与本科生有什么区别?
谢谢题主!然而对于大专与本科生的最大区别即是所学习年限不一样。即大专为2≈3年,本科生即是4年≈5年,如果是学医还可能更长。
至于大专与本科生即都是在国家教委的统一承任学历的。当然由于有分数差额,所以产生了一定的比例,这就是由各省所规定分数线,即从高分到低分所区类分为本科生,大专业,不过由于所学的方向不一样,去处的方向也就不一样了。而本科生即受社会认可程度要高与专科生,当然对于大专生也有的即是培养出的高职技术职工,在毕业后在某种程度上就业情况确好于本科生,这里尤其是大专生所学的专科技术要比本科生要强的多。
当然对于本科生来说,由于所学的即是理论性的以及向纵深的学术知识,所以对自已的要求还是要更高一点,待毕业后就业观念确于专科毕业有着不同的选择。至于现今的本科生也好,大专生也好,然而都必须认清新的形势,且不能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且面对现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从985/211出来的人,整体还是更优秀。
虽然小强从来不认为学历能够决定一个人的职场成就,但是如今的社会现象透露出的状况就是如此。
的确,我也见过一些中学毕业,便通过自己的打拼,创业当老板,年入几百万,过着舒服的小日子的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从概率上来说,985/211出来的学生,在职场不论是收入还是职位,普遍要更高一些。
而大多数知名企业,似乎也更愿意接纳这些学生的毕业生,甚至有些知名企业更是宣称只招985及以上学校的学生,这一度被视为大公司的学历歧视。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就是:在我大四的时候,参加一家知名房地产企业的宣讲会,该企业HR在收简历的时候就明确表示——公司只收985及以上学历同学的简历,其他学校的同学可以回去了。
很多从其他学校慕名而来的同学只好黯然退场,除了感叹企业在招聘上的学历歧视链,我更想说的是:“对于企业而言,他们这样做其实是有道理的。”
学历既代表了一个人过去学习的成果,从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一个人的优秀程度。
1
高学历
意味着更高的能力预期
我职场生涯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家大型央企的校招生。人力资源总监在入职培训时,对我们说了这样一句话:
“为什么我们更愿意招985/211的同学,并不是因为你们的能力更强。在本科阶段,大家的专业能力差距并不大,但是,对企业而言,你们能够进入985/211学校,代表着你们过去的学习态度、对待事情的认真态度,所以这从某种角度也证明了你未来对待工作的态度。”
当大部分的学生沉浸在网络游戏、谈恋爱中时,他们能够抵住诱惑,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中去,在一大堆同学中看起来似乎很傻。但正是这种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给了企业更加稳定的预期,这本就是优秀的一种表现。
很多公司在做入职培训的时候,都会提到这样一句话:“七分做人,三分做事。”而不管做人还是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永远是最好的加分项之一。
譬如:一个人的能力可以划分成很多方面——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罗辑思维能力……但这些能力是否能够良好发挥的基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对待事情的态度。
恰巧985/211的同学在人生的前20年对待学习时普遍更加认真负责,所以这是过去的努力带给他们的机会,而并非是企业学历歧视链的结果。
我最近在做公司**才的招聘,在这一点上感受尤其深刻:
就拿写简历这件事来说:即便是差不多的工作经历,更高学历的人在简历的打磨和撰写上,明显要更用心一些,逻辑也更加严密。我在筛选简历时,对这个人的好感度都会增加很多。
2
高学历的优秀
往往来自于优秀的环境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观点,还觉得蛮有意思的:你的能力,约等于你身边最常交往的3个朋友的平均值。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你在什么圈子里,大概率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例如:
在学校里,学霸总是抱团存在的,甚至连保研都是一起的;
成为社团干部的人,基本会有一个小团体,他们在找工作时,往往能拿到更好的offer;
从优秀企业出来的人,在其他企业的认可度往往也会比较高。
……
这就意味着,学历上的优秀,其实更多来自于一个优秀的环境。我有一个在清华上学的朋友,他是县里的**状元,上了大学也是非常拼,可以说碾压大部分985学生无压力了。但是在清华,他只是普通清华学生的代表之一。
在一个相对优秀的群体里,个人成为优秀的概率往往也会更高。
所以,从985/211出来的学生,他们在学校里面不论是学术氛围还是社团氛围,都是优于同类型的高校的,对于优秀人才的培养,学校更是不余遗力。所以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在工作上,也会出现一些超预期的表现。
3
高学历代表的优秀
是可以**的
如果说很多普通高校的学生和985/211的同学相比差在哪里,我认为不是智商、不是出身环境,而是自律的态度。
据我了解,有一些985高校从不断电断网,但是在凌晨依旧可以看到很多同学在熬夜做方案或者讨论活动,整体学习的氛围非常棒。
我也去过一些专科学校,与985最大的差别就是:这里每到晚上,寝室就开始组队打游戏,很多时候甚至会到凌晨两三点。大家讨论得最多的不是怎么做比赛的方案,而是游戏技巧。而那些积极组织和参加学校活动的人,反而会被视为异类。
所以正因为如此,在一些基础技能和做事方法上,两者逐渐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差距:
就拿常用的办公软件Excel来说,很多985/211高校的学生都会使用一些比较初级的函数运算了,而一些专科学校的同学甚至连加减乘除都用得很吃力。
说白了就是因为学校的严格要求、周围环境的影响,让很多人产生了一定的紧迫感,主动或者被动选择更自律的生活方式。所以这些差距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长期自律培养形成的。
那么这样说,专科或者普通高校毕业就完全没有机会了吗?
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起码现在的**,向上的通道从来没有关闭过。在我身边,就有很多普通高校甚至专科的朋友逆袭走向人生巅峰的。
例如我认识的一位大表姐,虽然是专科毕业,但是硬生生依靠自己的努力从工厂转行到互联网商务,一年时间从月薪2000到月薪40000,简直是励志的妥妥代表。最近听说她已经辞职开了自己的广告公司,月收入早已经突破了20W,把同龄人远远抛在了身后。
如果说大表姐是个例,那么另一个学弟可能代表了所有坚持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普通人。他叫文体,中专毕业的他,去年晚我一个月转行互联网,目前转行不到1年,月薪已经突破了1W。
所以说,非985/211依旧有大把的机会存在,很多事情全凭个人自律。
最后来一句经典的slogan,送给所有人:“人一定可以通过学习改变命运”
在专科段所学都一样,没本质区别。考试合格拿专科文凭毕业走人。
“本科”段,确立自已钻研项目或新课题,在教授指导下**研究。將新发现丶理论创新丶实验数据等研究写成毕业“论文”。经“论文”讨论通过后,即可获学位证书。
所以,专科段所学知识是应用性知识或技能。本科段培养学生的**思考和**研究学术的能力。专科段培养的是“工匠”,高级技工;本科段和研究生段(硕士丶博士)培养的是创新型人才。
所以,大学不仅仅是学习普通知识,更是学术和科研机构。是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和新科技丶新理论的“孵化器”。
以上就是“专科生”丶“本科生”丶“研究生”的本质区别。所以,只有最优秀创新型人才,才会被入选“院士”。美国是如此,**也是如此。
我是大专,有什么区别呢?有个211同事月薪比我低2w 不服气去年跳槽去国企了。学历高去大企业,学历低靠自己。社会就是这样,学历低社会认可度低,所以我觉得我快混不上去了,后面打算自己干,没办法啊
1、学历不同。本科生的学历自然高大专生一等。
2、学到的东西不同。专科学校的学制比本科短,并且学的东西没有本科好。
3、待遇不同。出去工作,本科生的含金量肯定更高一些,更容易被一些公司录取。包括有些城市的微积分落户,都是本科生加的分更多。
4、名声不同。本科生走出去肯定会比专科上给人的感觉好一点。
5、人脉不同。本科生的朋友都是本科生,专科生的朋友都是专科生。
总的来说,本科生一定比专科生好,所以能考本科尽量还是考一个。如果你已经考了专科,想要学历提升可以私聊我。
不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你碰到了985的个别学生,你就否定某985高校或全国的985大学,恰当吗?如果被你鄙视的那位985大学生是xx省市的人,你就可以再否定某省某市的所有人吗?如果你是外国人,是不是可以否定全体**人呢?岂可一叶障目!
也许那位985的毕业生在学校没有学好你所述的问题,这几个问题就一定能考量出此人的专业水平?
你认为此985毕业生比不上大专生,并非没有可能。因为任何一所大学都不能保证,其所出人才都是合格人才!至于简历光鲜亮丽,有什么值得奇怪的?现在有哪一款广告不是这样?只作参考不行吗?那位985大学生是真实的985吗?现在没有**假简历吗?
从整体上看,我不会认为某985大学某专业培养的都是水货,其毕业生都不如大专生!**能客忍这样的985存在吗?
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大专生和本科生一样都是大学生,高校全日制就读的学生,但是区别较大,言简意赅的说区别如下:
1,学校形式方面:本科,分为公**和民**。包括4种类型:公办一本、公办二本、民办二本、民办三本**院校。学生毕业后可获学士学位。
专科主要有两种形式:高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学院)、高专(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无学士学位,只有大专毕业证。
2,课程方面:本科生学习更偏重于理论,大专生课程更偏重于实践环节,而且大专生在校期间实践课程明显要比本科生多一些。
3,就业方面:公务员事业单位以及国企等体制内工作招聘毕业生基本都要求最低本科学历,这也就导致了大专毕业学生基本上找工作与体制内的工作无缘。这可以说是两者最大的区别。
4,薪资待遇方面:即便是毕业进的私人企业,本科生的待遇也会略高于大专生。虽然差距不大,只有几百元一千左右的差距。
5,职业晋升方面:大专生一般进单位都是做最基层的工作,本科生进单位也是做最基层的工作,但相对而言更有技术含量些,职业晋升也相对要快些容易些,很多技术类工作岗位,都是根据学历来确定工作年限才能晋升职称职务的。
6,学生管理方面:在校就读期间,学校针对本科生和大专生的管理也有不同,本科生的管理明显松散一些,很多大专对学生其实管理得比较严格,主要是本科生和大专生在学习方面自主性和自控性略有差异。
主要的差异就是在这些方面,仅供参考。
有的时候大多数人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从起点上就已经有了分化,当然在这里我们所说的是专科生和本科生在入学的那一个瞬间,由于前期的基础成绩已经决定了他们对于学习新事物的差距。
这里我们没有绝对化的意思,因为即使是一个本科生,到了学校不认真学习的话,也不一定比一个专科生要强,我们只是说他们的一个先决条件可能有这优势。
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本科毕业的学生成绩高,这是一个铁的事实,当然我们只能依靠大多数情况进行推理和判断。
很多人在寻求我们人生差距的时候,却往往忽略了起点的一个细微差距,觉得开始的起点差距不足以影响人生的选择,但其实就是这样一个侥幸的认知造成了我们人生的差距越来越大。
老百姓有一句话说,针眼大的空隙,豆粒大的风,我买了这一个问题,人和人之间最初的差距或许只有针尖那么大,但是后期却会被放大的,比豆粒更大。
因此对于同种状态同种学习状态的人来讲,本科生和专科生的最大差距不仅仅体现在,他们入学时的成绩,更多的是体现在他们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因为他们的基础不一样。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华为的老大任正非所提倡的要搞好基础教育。
谢谢邀约回答。个人认为,专科和本科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方向不同
专科一般属于职业教育,通常称谓高职,本二本三国家也逐渐转型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
二、培养目标不同
专科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能从事基础性岗位工作,本科重点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三、就业形势不同
高职大专能从事一线基础工作,毕业就业率非常高,如果掌握了本专业领域的岗位技能,就业前景不错。本科毕业生存在高不成低不就尴尬境地,反而毕业就失业比较普遍,需要融入社会历练最终找到适合的工作和发展机会。
在苏州,再牛逼的专科申请不了优租房,再差的本科 都以申请优租房,在苏州群租房被严打,最烂的房子租金也在1000左右,优租房住宿条件和单身公寓没差多少,价格在1000以下!明白了吧!
大专与本科生有什么区别?
谢谢题主!然而对于大专与本科生的最大区别即是所学习年限不一样。即大专为2≈3年,本科生即是4年≈5年,如果是学医还可能更长。
至于大专与本科生即都是在国家教委的统一承任学历的。当然由于有分数差额,所以产生了一定的比例,这就是由各省所规定分数线,即从高分到低分所区类分为本科生,大专业,不过由于所学的方向不一样,去处的方向也就不一样了。而本科生即受社会认可程度要高与专科生,当然对于大专生也有的即是培养出的高职技术职工,在毕业后在某种程度上就业情况确好于本科生,这里尤其是大专生所学的专科技术要比本科生要强的多。
当然对于本科生来说,由于所学的即是理论性的以及向纵深的学术知识,所以对自已的要求还是要更高一点,待毕业后就业观念确于专科毕业有着不同的选择。至于现今的本科生也好,大专生也好,然而都必须认清新的形势,且不能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且面对现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从985/211出来的人,整体还是更优秀。
虽然小强从来不认为学历能够决定一个人的职场成就,但是如今的社会现象透露出的状况就是如此。
的确,我也见过一些中学毕业,便通过自己的打拼,创业当老板,年入几百万,过着舒服的小日子的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从概率上来说,985/211出来的学生,在职场不论是收入还是职位,普遍要更高一些。
而大多数知名企业,似乎也更愿意接纳这些学生的毕业生,甚至有些知名企业更是宣称只招985及以上学校的学生,这一度被视为大公司的学历歧视。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就是:在我大四的时候,参加一家知名房地产企业的宣讲会,该企业HR在收简历的时候就明确表示——公司只收985及以上学历同学的简历,其他学校的同学可以回去了。
很多从其他学校慕名而来的同学只好黯然退场,除了感叹企业在招聘上的学历歧视链,我更想说的是:“对于企业而言,他们这样做其实是有道理的。”
学历既代表了一个人过去学习的成果,从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一个人的优秀程度。
1
高学历
意味着更高的能力预期
我职场生涯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家大型央企的校招生。人力资源总监在入职培训时,对我们说了这样一句话:
“为什么我们更愿意招985/211的同学,并不是因为你们的能力更强。在本科阶段,大家的专业能力差距并不大,但是,对企业而言,你们能够进入985/211学校,代表着你们过去的学习态度、对待事情的认真态度,所以这从某种角度也证明了你未来对待工作的态度。”
当大部分的学生沉浸在网络游戏、谈恋爱中时,他们能够抵住诱惑,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中去,在一大堆同学中看起来似乎很傻。但正是这种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给了企业更加稳定的预期,这本就是优秀的一种表现。
很多公司在做入职培训的时候,都会提到这样一句话:“七分做人,三分做事。”而不管做人还是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永远是最好的加分项之一。
譬如:一个人的能力可以划分成很多方面——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罗辑思维能力……但这些能力是否能够良好发挥的基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对待事情的态度。
恰巧985/211的同学在人生的前20年对待学习时普遍更加认真负责,所以这是过去的努力带给他们的机会,而并非是企业学历歧视链的结果。
我最近在做公司**才的招聘,在这一点上感受尤其深刻:
就拿写简历这件事来说:即便是差不多的工作经历,更高学历的人在简历的打磨和撰写上,明显要更用心一些,逻辑也更加严密。我在筛选简历时,对这个人的好感度都会增加很多。
2
高学历的优秀
往往来自于优秀的环境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观点,还觉得蛮有意思的:你的能力,约等于你身边最常交往的3个朋友的平均值。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你在什么圈子里,大概率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例如:
在学校里,学霸总是抱团存在的,甚至连保研都是一起的;
成为社团干部的人,基本会有一个小团体,他们在找工作时,往往能拿到更好的offer;
从优秀企业出来的人,在其他企业的认可度往往也会比较高。
……
这就意味着,学历上的优秀,其实更多来自于一个优秀的环境。我有一个在清华上学的朋友,他是县里的**状元,上了大学也是非常拼,可以说碾压大部分985学生无压力了。但是在清华,他只是普通清华学生的代表之一。
在一个相对优秀的群体里,个人成为优秀的概率往往也会更高。
所以,从985/211出来的学生,他们在学校里面不论是学术氛围还是社团氛围,都是优于同类型的高校的,对于优秀人才的培养,学校更是不余遗力。所以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在工作上,也会出现一些超预期的表现。
3
高学历代表的优秀
是可以**的
如果说很多普通高校的学生和985/211的同学相比差在哪里,我认为不是智商、不是出身环境,而是自律的态度。
据我了解,有一些985高校从不断电断网,但是在凌晨依旧可以看到很多同学在熬夜做方案或者讨论活动,整体学习的氛围非常棒。
我也去过一些专科学校,与985最大的差别就是:这里每到晚上,寝室就开始组队打游戏,很多时候甚至会到凌晨两三点。大家讨论得最多的不是怎么做比赛的方案,而是游戏技巧。而那些积极组织和参加学校活动的人,反而会被视为异类。
所以正因为如此,在一些基础技能和做事方法上,两者逐渐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差距:
就拿常用的办公软件Excel来说,很多985/211高校的学生都会使用一些比较初级的函数运算了,而一些专科学校的同学甚至连加减乘除都用得很吃力。
说白了就是因为学校的严格要求、周围环境的影响,让很多人产生了一定的紧迫感,主动或者被动选择更自律的生活方式。所以这些差距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长期自律培养形成的。
那么这样说,专科或者普通高校毕业就完全没有机会了吗?
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起码现在的**,向上的通道从来没有关闭过。在我身边,就有很多普通高校甚至专科的朋友逆袭走向人生巅峰的。
例如我认识的一位大表姐,虽然是专科毕业,但是硬生生依靠自己的努力从工厂转行到互联网商务,一年时间从月薪2000到月薪40000,简直是励志的妥妥代表。最近听说她已经辞职开了自己的广告公司,月收入早已经突破了20W,把同龄人远远抛在了身后。
如果说大表姐是个例,那么另一个学弟可能代表了所有坚持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普通人。他叫文体,中专毕业的他,去年晚我一个月转行互联网,目前转行不到1年,月薪已经突破了1W。
所以说,非985/211依旧有大把的机会存在,很多事情全凭个人自律。
最后来一句经典的slogan,送给所有人:“人一定可以通过学习改变命运”
在专科段所学都一样,没本质区别。考试合格拿专科文凭毕业走人。
“本科”段,确立自已钻研项目或新课题,在教授指导下**研究。將新发现丶理论创新丶实验数据等研究写成毕业“论文”。经“论文”讨论通过后,即可获学位证书。
所以,专科段所学知识是应用性知识或技能。本科段培养学生的**思考和**研究学术的能力。专科段培养的是“工匠”,高级技工;本科段和研究生段(硕士丶博士)培养的是创新型人才。
所以,大学不仅仅是学习普通知识,更是学术和科研机构。是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和新科技丶新理论的“孵化器”。
以上就是“专科生”丶“本科生”丶“研究生”的本质区别。所以,只有最优秀创新型人才,才会被入选“院士”。美国是如此,**也是如此。
我是大专,有什么区别呢?有个211同事月薪比我低2w 不服气去年跳槽去国企了。学历高去大企业,学历低靠自己。社会就是这样,学历低社会认可度低,所以我觉得我快混不上去了,后面打算自己干,没办法啊
原创文章,作者:任我行,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ingpinfang.com/19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