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提升学历教育怎么收费(茂名学历提升机构)■到“红色村”化州市柑村村开展现场教学。■组织开展“树下讲堂”。■举办全市村级党组织书记“头雁”工程示范培训班。■县级自主举办素质提升培训班。■组织开展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擂台比武”活动。推动潜力“雏雁”成长为优秀“头雁”——“这个(直播培训)系统很好,它接入了我们茂名每一个村支部,每次开讲,所有的村干部都能学习,上课内容针对性很强,对我们政治素养的提升、业务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朱明丽是广东茂名高州市大井镇天堂村党支部委员、村委会副主任,2021年8月,她参加了茂名市能力素质提升工程的村级干部5年培育计划,除了线下培训课,还经常通过茂名市县
茂名提升学历教育怎么收费(茂名学历提升机构)
■到“红色村”化州市柑村村开展现场教学。
■组织开展“树下讲堂”。
■举办全市村级**组织**“头雁”工程示范培训班。
■县级自主举办素质提升培训班。
■组织开展村**组织**乡村振兴“擂台比武”活动。
推动潜力“雏雁”成长为优秀“头雁”——
“这个(直播培训)系统很好,它接入了我们茂名每一个村支部,每次开讲,所有的村干部都能学习,上课内容针对性很强,对我们政治素养的提升、业务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朱明丽是广东茂名高州市大井镇天堂村**支部委员、村委会副主任,2021年8月,她参加了茂名市能力素质提升工程的村级干部5年培育计划,除了线下培训课,还经常通过茂名市县镇村四级**校视频直播系统上网课。
打铁还需自身硬。2021年,针对换届后新任村级干部政策业务不熟、履职能力不强、工作经验不足等问题,茂名市开展政治素质提升工程、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头雁”素质提升工程、“雏雁”素质提升工程等“四项”工程,淬炼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
用好“六个课堂”
全程提升干部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是衡量新时代**干部素质和能力的首要标准和根本要求,因此,茂名市将政治素质提升工程摆在“四项”工程的首位,将提升政治素质贯穿干部成长全过程,通过用好用活“固定课堂”“板凳课堂”“在线课堂”“思政课堂”“红色课堂”“船上课堂”等六个课堂,全面深化“三个第一”学习教育制度,切实上好政治教育必修课。第一时间组织开展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等内容,设置针对性的政治教育课程。结合**史学习教育,组织村干部到本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
2021年7月1日,信宜市东镇街道北逻社区**支部组织70多名**参观扶参村革命历史教育基地。“扶参村是信宜第一任县委**罗克明的故乡,我们参观学习了老一辈革命者艰苦创业的历程,还重温了入**誓词。”说起当时的情景,道北逻社区**支部**、村委会主任陈进喜还历历在目,“饮水思源,我们要学习老一辈**忠诚为**的革命精神,以他们为榜样,充分发挥好**支部和支部**的作用,做好乡村振兴工作。”
“线上+线下”全覆盖
提升干部能力素质
为了帮助新任村干部快速进入角色,更好履职尽责,茂名市开展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制定实施村级干部5年培育计划,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开展干部培训。
线上培训主要利用市县镇村四级**校视频直播系统,依托2026个镇街**校远程教育直播点,开设“乡村振兴讲堂”“**课开讲啦”等课程,每月确定一个培训主题,对新一届12559名村级“两委”干部开展“一竿子插到底”常态化全覆盖培训,帮助其优化知识结构;线下培训则通过**组织部主体班次、县级自主培训班次、市直有关单位培训班次、镇(街道)自主培训班次等四类班次开展集中培训。换届后,茂名各地各级举办村级“两委”干部任职培训班和专题培训班共600多期。
2021年以来,高州市大井镇天堂村**支部委员、村委会副主任朱明丽被纳入村级干部5年培育计划,参加了全省村“两委”干部示范培训班和全镇村“两委”干部培训班,并通过视频直播系统参加了十期“**课开讲啦”和三期“乡村振兴讲堂”培训。“培训内容针对性很强,内容丰富而且切合实际,特别是乡村振兴讲堂,通过解码乡村振兴的成功样本,使我们更为直观地学习先进村的成功经验,更为有效地探索本村振兴发展的做法。” 朱明丽还说,**防控形势下,采用视频直播的方式培训,“新颖实效,使我们继续得到更多的培训机会,帮助我们优化知识结构”。
除了集中性培训,茂名还依托本地高校提升村级干部文化水平,2021年招录800名村级干部参加大专或本科学历提升教育。
组织“头雁”示范班
组织部部长开讲第一堂课
基层**组织强不强,关键看**,为此,茂名市抓实“头雁”素质提升工程,把村**培训工作纳入年度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市级举办村级**组织**“头雁”工程示范培训班,集中培训400名新任村级**组织**,**常委、组织部部长开讲第一堂课。
换届后,茂名已有7名县级**委**和7名县级组织部门负责同志为新任村级**组织**授课24节,全员培训1905名村级**组织**,指导他们做好乡村振兴“五件事”。同时,通过“名师讲名课”“名**讲名村”等形式,以抓**建促乡村振兴为主题,邀请领导干部、专家教授、**校名师以及优秀村级**组织**进行专题讲座,全面提高他们落实政策、发展经济、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等方面的能力素质。2021年9月高州率先开展村**组织**乡村振兴“擂台比武”,28名优秀村级**组织**轮番上阵,亮答卷、授经验、展思路,进一步激活抓**建促乡村振兴新动能。
茂名市茂南区袂花镇大路村**陈荣纳是一名年轻的90后干部,他说,这些培训活动“意义重大”,通过学习,他的心态更加平衡,学习了很多基层知识,提升了各方面能力,“特别是更能从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更加注重用‘领头雁’的标准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
完善选拔培养使用机制
后备干部已见成效
为保障基层组织后继有人,必须重视后备干部的培育,为此,茂名深化实施村级干部后备队伍培养机制,抓实“雏雁”素质提升工程。
据介绍,茂名市在每个村(社区)至少选配1名后备人才,注重从农村致富青年、回村优秀大学生、退役军人、村民小组长中公开选拔村级干部后备人才,并通过规范“三荐两考一公示”选拔流程、落实人均不低于2000元/月待遇补贴、建立定岗培养和个人档案制度、实行履职考核等举措,有效完善了选配、培养、管理、激励、使用机制,打造了一支规模数量充足、能力素质优良、队伍结构优化、作用发挥明显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目前,全市累计储备培育村级后备人才6309名,已有2687名换届中进入“两委”班子,担任村(社区)**组织**174名。
茂南区红旗街道滨河社区**黄晓华就是一名从后备干部队伍中脱颖而出的优秀年轻干部。黄晓华大学毕业后在深圳工作,2016年回乡过年时,老**劝说他回乡发展,为家乡建设出力。2017年,得知茂名市后备干部培养计划后,他报名参加,**试和面试,成为一名后备干部。2019年,他担任站前社区副**,并首创居民“六保洁”评比制度,使站前社区荣获创卫先进社区(村)第二名;2020年11月他调任滨河社区**、主任,又结合滨河实际推出“四级联动机制”和“志愿梯长”,推动老旧社区加快提升步伐。“刚工作时,”黄晓华说,刚接触群众工作时,他也有压力,不知道如何入手,经过培训学习,特别是学习到很多前辈干部的工作经验,让他知道跟群众沟通要有耐心,也要有技巧,“通过培训学习,让我能够更好地武装自己,结合实际情况,为群众服务。”
/ 采写:新快报记者 方轶 通讯员 吴冠达 / 责编:马壮 / 美编:吴煌展 / 校对:任倩妮
茂名提升学历教育怎么收费(茂名学历提升机构)
■到“红色村”化州市柑村村开展现场教学。
■组织开展“树下讲堂”。
■举办全市村级**组织**“头雁”工程示范培训班。
■县级自主举办素质提升培训班。
■组织开展村**组织**乡村振兴“擂台比武”活动。
推动潜力“雏雁”成长为优秀“头雁”——
“这个(直播培训)系统很好,它接入了我们茂名每一个村支部,每次开讲,所有的村干部都能学习,上课内容针对性很强,对我们政治素养的提升、业务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朱明丽是广东茂名高州市大井镇天堂村**支部委员、村委会副主任,2021年8月,她参加了茂名市能力素质提升工程的村级干部5年培育计划,除了线下培训课,还经常通过茂名市县镇村四级**校视频直播系统上网课。
打铁还需自身硬。2021年,针对换届后新任村级干部政策业务不熟、履职能力不强、工作经验不足等问题,茂名市开展政治素质提升工程、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头雁”素质提升工程、“雏雁”素质提升工程等“四项”工程,淬炼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
用好“六个课堂”
全程提升干部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是衡量新时代**干部素质和能力的首要标准和根本要求,因此,茂名市将政治素质提升工程摆在“四项”工程的首位,将提升政治素质贯穿干部成长全过程,通过用好用活“固定课堂”“板凳课堂”“在线课堂”“思政课堂”“红色课堂”“船上课堂”等六个课堂,全面深化“三个第一”学习教育制度,切实上好政治教育必修课。第一时间组织开展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等内容,设置针对性的政治教育课程。结合**史学习教育,组织村干部到本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
2021年7月1日,信宜市东镇街道北逻社区**支部组织70多名**参观扶参村革命历史教育基地。“扶参村是信宜第一任县委**罗克明的故乡,我们参观学习了老一辈革命者艰苦创业的历程,还重温了入**誓词。”说起当时的情景,道北逻社区**支部**、村委会主任陈进喜还历历在目,“饮水思源,我们要学习老一辈**忠诚为**的革命精神,以他们为榜样,充分发挥好**支部和支部**的作用,做好乡村振兴工作。”
“线上+线下”全覆盖
提升干部能力素质
为了帮助新任村干部快速进入角色,更好履职尽责,茂名市开展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制定实施村级干部5年培育计划,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开展干部培训。
线上培训主要利用市县镇村四级**校视频直播系统,依托2026个镇街**校远程教育直播点,开设“乡村振兴讲堂”“**课开讲啦”等课程,每月确定一个培训主题,对新一届12559名村级“两委”干部开展“一竿子插到底”常态化全覆盖培训,帮助其优化知识结构;线下培训则通过**组织部主体班次、县级自主培训班次、市直有关单位培训班次、镇(街道)自主培训班次等四类班次开展集中培训。换届后,茂名各地各级举办村级“两委”干部任职培训班和专题培训班共600多期。
2021年以来,高州市大井镇天堂村**支部委员、村委会副主任朱明丽被纳入村级干部5年培育计划,参加了全省村“两委”干部示范培训班和全镇村“两委”干部培训班,并通过视频直播系统参加了十期“**课开讲啦”和三期“乡村振兴讲堂”培训。“培训内容针对性很强,内容丰富而且切合实际,特别是乡村振兴讲堂,通过解码乡村振兴的成功样本,使我们更为直观地学习先进村的成功经验,更为有效地探索本村振兴发展的做法。” 朱明丽还说,**防控形势下,采用视频直播的方式培训,“新颖实效,使我们继续得到更多的培训机会,帮助我们优化知识结构”。
除了集中性培训,茂名还依托本地高校提升村级干部文化水平,2021年招录800名村级干部参加大专或本科学历提升教育。
组织“头雁”示范班
组织部部长开讲第一堂课
基层**组织强不强,关键看**,为此,茂名市抓实“头雁”素质提升工程,把村**培训工作纳入年度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市级举办村级**组织**“头雁”工程示范培训班,集中培训400名新任村级**组织**,**常委、组织部部长开讲第一堂课。
换届后,茂名已有7名县级**委**和7名县级组织部门负责同志为新任村级**组织**授课24节,全员培训1905名村级**组织**,指导他们做好乡村振兴“五件事”。同时,通过“名师讲名课”“名**讲名村”等形式,以抓**建促乡村振兴为主题,邀请领导干部、专家教授、**校名师以及优秀村级**组织**进行专题讲座,全面提高他们落实政策、发展经济、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等方面的能力素质。2021年9月高州率先开展村**组织**乡村振兴“擂台比武”,28名优秀村级**组织**轮番上阵,亮答卷、授经验、展思路,进一步激活抓**建促乡村振兴新动能。
茂名市茂南区袂花镇大路村**陈荣纳是一名年轻的90后干部,他说,这些培训活动“意义重大”,通过学习,他的心态更加平衡,学习了很多基层知识,提升了各方面能力,“特别是更能从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更加注重用‘领头雁’的标准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
完善选拔培养使用机制
后备干部已见成效
为保障基层组织后继有人,必须重视后备干部的培育,为此,茂名深化实施村级干部后备队伍培养机制,抓实“雏雁”素质提升工程。
据介绍,茂名市在每个村(社区)至少选配1名后备人才,注重从农村致富青年、回村优秀大学生、退役军人、村民小组长中公开选拔村级干部后备人才,并通过规范“三荐两考一公示”选拔流程、落实人均不低于2000元/月待遇补贴、建立定岗培养和个人档案制度、实行履职考核等举措,有效完善了选配、培养、管理、激励、使用机制,打造了一支规模数量充足、能力素质优良、队伍结构优化、作用发挥明显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目前,全市累计储备培育村级后备人才6309名,已有2687名换届中进入“两委”班子,担任村(社区)**组织**174名。
茂南区红旗街道滨河社区**黄晓华就是一名从后备干部队伍中脱颖而出的优秀年轻干部。黄晓华大学毕业后在深圳工作,2016年回乡过年时,老**劝说他回乡发展,为家乡建设出力。2017年,得知茂名市后备干部培养计划后,他报名参加,**试和面试,成为一名后备干部。2019年,他担任站前社区副**,并首创居民“六保洁”评比制度,使站前社区荣获创卫先进社区(村)第二名;2020年11月他调任滨河社区**、主任,又结合滨河实际推出“四级联动机制”和“志愿梯长”,推动老旧社区加快提升步伐。“刚工作时,”黄晓华说,刚接触群众工作时,他也有压力,不知道如何入手,经过培训学习,特别是学习到很多前辈干部的工作经验,让他知道跟群众沟通要有耐心,也要有技巧,“通过培训学习,让我能够更好地武装自己,结合实际情况,为群众服务。”
/ 采写:新快报记者 方轶 通讯员 吴冠达 / 责编:马壮 / 美编:吴煌展 / 校对:任倩妮
原创文章,作者:李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ingpinfang.com/2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