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拓展:
教育学原理自考真题
我是华师教育学院的研究生,我可以告诉你:教育学入门很容易,而且我们宿舍有一个英语专业的自考专科生就考上了,而且导师还是院长,建议考华中师大,211重点大学,每个专业就业目前还比较好,请自己查询招生简章,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华师对专科生没有其他任何特别要求,只是在复试要加试两门课程(简章上有说明),也是非常简单的,教育学考研的专业课是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一张卷子,从2007年开始教育学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参考书很多,等大纲出来了,建议买任何三个版本的辅导书对照着复习,效果比较好。我就是这样看的,考了254分。 政治英语都有大纲,请于6月底到7月初到书店购买或者网上查看。 考试科目一共3科,比其他专业少一科。心理学专业目前是热门,分数线很高,考试有一定的难度,入门比较困难,不建议你考虑。
教育学专业课给你推荐基本书。
根据考纲,把各个知识点都理解透。 以下是我备考时用的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教育学原理:
王道俊、王汉澜 《教育学》**教育出版社 1999.2第三版 这本书思路比较老套,但跟考纲结合比较紧密 ,重点参考。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合编写 《教育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7第一版 这本书比较基础,属于入门级的 ,对照参考。
袁振国 《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6第三版 这本书观点比较新,虽然跟考纲结合得不紧密,必要时参考。
(2)教育史:
吴式颖 《外国教育史教程》**教育出版社 1999.8第一版 本书和考纲结合紧密,分析详细,重点参考。
孙培青《**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9第二版 本书比较详细,重点参考。
王炳照 郭齐家 何晓夏 高奇 刘德华 《简明**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1第二版 本书可以弥补孙版**教育史的不足 ,对照参考。
(3)教育心理学:
冯忠良 伍新春 姚梅林 王健敏 《教育心理学》**教育出版社 2000.12第一版 作为国内教育心理学的泰斗,冯老的书的确不错 ,建议重点参考。
(4)教育研究方法:
这一部分比较简单,看看大纲解析就可以啦 。如果有问题建议参考: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裴娣娜著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5 ,2001年8月第12次印刷
(5)大纲解析:
华中师大的大纲解析 比较精炼,有必要补充一些细节
北师大的大纲解析 教育原理及教育史编得很好,概括性强,分析很透彻
山东出版社的大纲解析太细了,不过练习题还不错。
另外买一本专门的习题集,多做题。
预祝你考出好成绩!!
首都师范大学高度重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全面提升教学科研能力和培养水平,已步入“以创新为灵魂,以质量为主线”的新时期。院系定期开办系列学术讲座,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学校设立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研究生优秀科研成果奖,研究生助教、助研和助管岗位。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实施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中,已获得2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8篇提名奖,获得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9篇。
首都师范大学先后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积极鼓励和支持院系与国外知名大学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资助研究生出国访问和学习。
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将进一步依托和利用首都的文化高地和资源优势,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为理念,努力构建具有教学研究型大学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和首都教育、文化事业和科技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招生目录:
详情关注:考研考博早知道
推荐使用参考书:
《教育研究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宁虹
《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
《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陈琦、刘儒德
《现代教育论》,**教育出版社,黄济、**三
报考条件:
1.略
2.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
同等学力人员须具备以下条件:
(1)一般应获得学士学位六年或六年以上(即2014年8月31日之前获得学士学位);
(2)有在公开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当于硕士学位论文水平的学术论文;
(3)已修完所报专业硕士学位课程及选修课程且成绩合格(由研究生培养单位开具成绩单)。
3.非学历教育(有硕士学位证,无毕业证)的专业学位人员或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必须在报名截止前(2019年12月16日)获硕士学位,否则按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在国(境)外获得的学位、学历证书须通过**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
5.现役军人报考,按**、**军委政治工作部的有关规定办理。
6.有两名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书面推荐。
7.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的规定。
复试内容:
达到学校与院系复试分数线要求的考生可参加复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1)复试方式、比例:
我校采取差额复试,具体差额比例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情况在复试前确定。
(2)复试内容:
①考生复试材料综合评定;
②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
③外国语口语、听力测试;
④专业水平面试;
⑤部分院系加试笔试;
⑥同等学力考生加试两门本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
(3)复试提交材料:
考生需在复试资格审查时将以下材料提交至报考院系。
①有效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②最后学位、学历证书复印件。
③在国(境)外获得的学位、学历证书须提供**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书。
④报名信息表。网报成功后自行下载打印并签字,报名信息经本人签字确认后,不能更改。报考类别选择“定向就业”的考生,报名信息表须有工作单位人事部门签署的报考意见并加盖公章。
⑤两份专家推荐书。在报名系统中自行下载并请专家填写。专家须具备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
⑥硕士课程成绩单。成绩单由考生所在院校研究生培养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也可从本人档案管理部门复印并加盖公章。
⑦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他研究成果。原件或复印件均可,若提供复印件须将论著的版权页一同复印。
⑧硕士学位论文。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考生提交。
⑨学生证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考生提交,复印本人信息页及注册章加盖页。
拓展知识:
前沿拓展:
教育学原理自考真题
我是华师教育学院的研究生,我可以告诉你:教育学入门很容易,而且我们宿舍有一个英语专业的自考专科生就考上了,而且导师还是院长,建议考华中师大,211重点大学,每个专业就业目前还比较好,请自己查询招生简章,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华师对专科生没有其他任何特别要求,只是在复试要加试两门课程(简章上有说明),也是非常简单的,教育学考研的专业课是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一张卷子,从2007年开始教育学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参考书很多,等大纲出来了,建议买任何三个版本的辅导书对照着复习,效果比较好。我就是这样看的,考了254分。 政治英语都有大纲,请于6月底到7月初到书店购买或者网上查看。 考试科目一共3科,比其他专业少一科。心理学专业目前是热门,分数线很高,考试有一定的难度,入门比较困难,不建议你考虑。
教育学专业课给你推荐基本书。
根据考纲,把各个知识点都理解透。 以下是我备考时用的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教育学原理:
王道俊、王汉澜 《教育学》**教育出版社 1999.2第三版 这本书思路比较老套,但跟考纲结合比较紧密 ,重点参考。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合编写 《教育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7第一版 这本书比较基础,属于入门级的 ,对照参考。
袁振国 《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6第三版 这本书观点比较新,虽然跟考纲结合得不紧密,必要时参考。
(2)教育史:
吴式颖 《外国教育史教程》**教育出版社 1999.8第一版 本书和考纲结合紧密,分析详细,重点参考。
孙培青《**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9第二版 本书比较详细,重点参考。
王炳照 郭齐家 何晓夏 高奇 刘德华 《简明**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1第二版 本书可以弥补孙版**教育史的不足 ,对照参考。
(3)教育心理学:
冯忠良 伍新春 姚梅林 王健敏 《教育心理学》**教育出版社 2000.12第一版 作为国内教育心理学的泰斗,冯老的书的确不错 ,建议重点参考。
(4)教育研究方法:
这一部分比较简单,看看大纲解析就可以啦 。如果有问题建议参考: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裴娣娜著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5 ,2001年8月第12次印刷
(5)大纲解析:
华中师大的大纲解析 比较精炼,有必要补充一些细节
北师大的大纲解析 教育原理及教育史编得很好,概括性强,分析很透彻
山东出版社的大纲解析太细了,不过练习题还不错。
另外买一本专门的习题集,多做题。
预祝你考出好成绩!!
首都师范大学高度重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全面提升教学科研能力和培养水平,已步入“以创新为灵魂,以质量为主线”的新时期。院系定期开办系列学术讲座,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学校设立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研究生优秀科研成果奖,研究生助教、助研和助管岗位。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实施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中,已获得2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8篇提名奖,获得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9篇。
首都师范大学先后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积极鼓励和支持院系与国外知名大学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资助研究生出国访问和学习。
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将进一步依托和利用首都的文化高地和资源优势,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为理念,努力构建具有教学研究型大学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和首都教育、文化事业和科技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招生目录:
详情关注:考研考博早知道
推荐使用参考书:
《教育研究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宁虹
《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
《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陈琦、刘儒德
《现代教育论》,**教育出版社,黄济、**三
报考条件:
1.略
2.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
同等学力人员须具备以下条件:
(1)一般应获得学士学位六年或六年以上(即2014年8月31日之前获得学士学位);
(2)有在公开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当于硕士学位论文水平的学术论文;
(3)已修完所报专业硕士学位课程及选修课程且成绩合格(由研究生培养单位开具成绩单)。
3.非学历教育(有硕士学位证,无毕业证)的专业学位人员或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必须在报名截止前(2019年12月16日)获硕士学位,否则按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在国(境)外获得的学位、学历证书须通过**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
5.现役军人报考,按**、**军委政治工作部的有关规定办理。
6.有两名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书面推荐。
7.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的规定。
复试内容:
达到学校与院系复试分数线要求的考生可参加复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1)复试方式、比例:
我校采取差额复试,具体差额比例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情况在复试前确定。
(2)复试内容:
①考生复试材料综合评定;
②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
③外国语口语、听力测试;
④专业水平面试;
⑤部分院系加试笔试;
⑥同等学力考生加试两门本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
(3)复试提交材料:
考生需在复试资格审查时将以下材料提交至报考院系。
①有效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②最后学位、学历证书复印件。
③在国(境)外获得的学位、学历证书须提供**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书。
④报名信息表。网报成功后自行下载打印并签字,报名信息经本人签字确认后,不能更改。报考类别选择“定向就业”的考生,报名信息表须有工作单位人事部门签署的报考意见并加盖公章。
⑤两份专家推荐书。在报名系统中自行下载并请专家填写。专家须具备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
⑥硕士课程成绩单。成绩单由考生所在院校研究生培养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也可从本人档案管理部门复印并加盖公章。
⑦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他研究成果。原件或复印件均可,若提供复印件须将论著的版权页一同复印。
⑧硕士学位论文。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考生提交。
⑨学生证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考生提交,复印本人信息页及注册章加盖页。
拓展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学习好,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ingpinfang.com/56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