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前沿拓展:

华东电力大学

2021年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分数线:

1、2021年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在河北物理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93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6515。

2、2021年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在山东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83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27228。

3、2021年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在北京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82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0705。

4、2021年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在江苏物理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79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7614。

5、2021年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在广东历史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74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8981。

6、2021年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在江苏物理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72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21710。

7、2021年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在山西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70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0345。

8、2021年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在内蒙古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42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7397。

9、2021年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在新疆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8分。

10、2021年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在青海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16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6865。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


澎湃**记者 鲁怡

华东电力大楼改造后

爱默生说,城市是靠记忆而存在的。

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构成了上海的城市形象——与第一道城墙同龄的古庙、古园,记录着海纳百川、因港兴市的“万国建筑群”,闪耀着第一代**建筑师文化质感的**银行、青年会大楼、上海音乐厅,屹立成大国崛起一座座丰碑的陆家嘴摩天大楼巨阵。

1991年,上海市**颁布《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管理办法》,成为国内第一个针对近代建筑(1840-1949年)建立保护机制的城市。2002年,上海市人大通过《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管理条例》,在全国率先将历史建筑保护上升到地方立法层面。

**城市规划协会副理事长、上海历史风貌区与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委员会副主任伍江说:“条例将‘优秀近代建筑’扩展到建成30年以上的‘优秀历史建筑’,部分建国后建成的建筑被列入保护名单。但总体来说,目前的保护工作重点仍比较集中在1949年之前建成的近代建筑,而新**成立后建成的建筑还很少进入保护的视野。”

历经数十年日新月异的生长,一些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现当代建筑(1949年至今)在城市大规模开发建设中遭到破坏。7年前,一场关于华东电力大楼改造的争论,揭开了保护现当代建筑的序幕。

备受争议的上海名片

每一天,不计其数的人们从南京东路地铁站出来前往外滩,华东电力大楼是他们抬头望见的第一幢高层建筑。

曾获得**建筑学会建国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并被评为上海市1949年-1989年“十佳建筑”之一,这幢解放后南京路上第一栋高层建筑,自诞生之日就承受全城的目光审视与纷纷议论——赞同者认为它是后现代主义风格的有效实验,是对城市风貌的创新;批评者认为它是一幢“怪楼”。

1989年,大楼设计者罗新扬在《时代建筑》发表文章,对其“怪异”设计一一进行阐释:

以45度角的姿势朝向南京路,是出于楼高地小的考虑,斜转过来,减少对南京路的压迫感,为街道留出公共空间,同时令内部拥有更好的采光和景观;

顶部的坡屋顶与微波塔,前者是向上海第一座十层以上建筑、与大楼遥遥相对的和平饭店致敬,后者则是在满足电力大楼安装天线要求的条件下(上下碗状天线之垂直距离要求大于20米,才能提高讯号质量),参考海关大楼及沐恩堂,做出的“钟楼”;

凸出的三角窗呼应上海里弄屋顶的老虎窗,五边形小窗则与地块南侧圣三一堂的哥特式尖窗;

……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院长、总建筑师张俊杰指出,从外观上看,华东电力大楼将现代建筑的核心要义与**传统建筑元素进行了有机结合,营造出一座具有传统神韵的现代建筑;同时,它还是我国第一个使用筒中筒结构的高层建筑、第一个逆作法施工的工程项目,集中体现了我国通信建筑设计新理念和新技术。

华东电力大楼改造前

上海建筑学会理事长曹嘉明认为,作为当时外滩风貌区的最高楼,大楼充分尊重了和周边的关系,并通过设计语言与之对话。

“计划经济时代,物资匮乏,建筑通常是中规中矩的样式。改革开放后,国门打开,**建筑师对国外的资讯求知若渴,也表现出极大的创作热情。在那个时期,在那个特殊的地理位置,这是一次很勇敢的尝试。”

著名建筑学家、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上海建筑学会名誉理事长罗小未曾用“不是很‘熟’”来评价大楼的设计,曹嘉明对这个评价的理解是,尽管它的手法不那么老练,却反映了探索的状态,不失为一部优秀创作。

它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筑师探索现代城市建设的萌芽之作。在这个备受争议的“上海名片”之后,1995年的东方明珠、1999年的金茂大厦,在一次次探索中破土而出,构成了后来备受赞叹的城市景象。

被抢救的上海名片

“十年廿年之后,九江路和南京路一带的一批大型建筑建成后,高大的电业大楼就会变成小楼,所以对建筑不但要考虑到过去和现在,还要兼顾将来,这样,就不会觉得它目前的体量太大了。”

正如罗新扬在《时代建筑》所写,二十几年后,上海的天际线攀升至632米,曾经金鸡**般耸峙于南京路与外滩衔接处的大楼“淹没”在高楼大厦之间。而令罗新扬始料未及的是,二十几年后,一度引起“美”与“丑”之争的华东电力大楼再度引发了一场建筑圈的大辩论,这一次,是建筑外观的“改”与“存”之辩。

2013年,华东电网管理局整体迁出,将华东电力大楼物业权连同相邻的南京东路181号(上海市电力工业局)整体转交鲁能集团进行功能更新改造。2015年,华东电力大楼改造为精品酒店的方案“流出”,该方案对大楼外观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重建。

罗小未的学生伍江当时担任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他告诉记者,新**成立后,《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提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概念,将一批重要建筑物(建筑群)列为国家级文物。当时确定了180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其中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77处。

“但是,除了文物保护单位之外,针对使用中的建筑,我们认识的起点是比较晚的。”伍江指出,1991年颁布的《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管理办法》,使近代建筑保护有规可依。2002年《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出台,其中第九条规定,针对建成三十年以上,并满足著名建筑师代表作品、反映上海地域建筑历史文化特点等条件之一,可以确定为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的视野扩大到现当代建筑。

落成于1988年,时年二十几岁的华东电力大楼不具备“被保护”的先决条件,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根据相关政策通过了这一改头换面的改造方案,与此同时积极协调,组织沪上建筑专家和业主鲁能集团、酒店方万豪集团进行专业座谈。

曹嘉明、伍江作为这一顶尖专家团的成员,反复研究并与业主开会沟通,鲁能集团作为业主方在读懂大楼背后的设计故事与它在上海市民记忆中的分量后,最终被打动,接受专家建议,不改变建筑形态与材质、对内部进行修缮更新。

“留住城市共同的记忆是城市更新的精髓。”鲁能泰山度假俱乐部副总经理兼华东区域酒店业主总代表孙宏超告诉记者,华东电力大楼本次改造经过**、业主、万豪、建筑学家多方反复沟通,最终更改方案维持了大楼“三角窗”、“斜屋顶”、“棕墙砖”的外观,继续招展在南京路上。

揭开现当代建筑保护的序幕

《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管理办法》将保护对象推及1949年前的建筑;《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将保护对象推及建成三十年以上的建筑;基于华东电力大楼的改造之争,建筑界开始呼吁对“49后”建筑,包括改革开放后最近三四十年的建筑予以保护。

“不仅是拆除不拆除的问题。‘49后’建筑基本都在使用中,一旦被列为保护对象,大家才会更爱惜,好的保养可以延缓建筑的寿命。”伍江表示,要想让保护成为共识,成为**和社会管理的一项内容,第一要让公众认识到保护对象的价值,所以价值挖掘是根本所在。

2017年,由上海市建筑学会发起,上海市城市经济学会、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和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共同启动了《上海市优秀现当代建筑(1949年至今)价值评估研究》的课题,课题的研究技术内容由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主持,同济大学等高校和各大设计单位共同参与。

张俊杰告诉记者,华东院研究团队带领新组建的调研小组致力于对1949年之后的现当代建筑进行价值评估模型的搭建、规划管理体系的应用、价值评估模型对上海市高层建筑的试应用等主要内容,最终在600多栋建筑中遴选了100多栋建筑。通过专家研讨会、田野调查,广泛征集专业、非专业人员意见建议,目标就是为了推出保护名单,同时也希望为上海市第六批优秀历史建筑的推出提供支撑。

“充分发挥社会专业组织的作用,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是全国范围内由专业组织发起保护现当代优秀建筑的仅有案例。”曹嘉明认为,华东电力大楼改造之争具有重大意义,《上海市优秀现当代建筑(1949年至今)价值评估研究》由此启动,对优秀现当代建筑的保护在城市更新背景下成为当务之急。

有机更新,限制条件下的舞蹈

保护是为了更科学地更新。

2015年,在华东电力大楼改造问题的座谈会上,曹嘉明、伍江等专家援引很多国际上的案例,证明通过功能置换更新为一个有传说的建筑,其文化价值比新建一幢建筑高得多。

作为一枚“80后”,华东电力大楼能够成为时代的符号与城市的记忆,在于其在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的年代,在多方条件制约下完成了命题,如在经济方面,22000平方米的建筑造价要控制在2000万以内,在建筑风格上,当时反对千篇一律的方盒子,提倡乡土气息,要求创造一个土生土长的建筑。

二十几年后,在不改变建筑外观的前提下,由办公楼向高端酒店的转变同样是一场“限制条件下的舞蹈”。历经5家设计单位、50余个方案,最终确定建筑原设计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担任设计方,方案从第1版征询到第11版方才确定,此次改造是**、公众、专家、业主、酒店管理公司等各方协同之下的“共赢”,同时,也必须受到各方诉求限制,并在其中找到平衡点。

在《“华电”改造记》一文中,改造项目设计师之一范佳山列举了在规划、历史文脉、消防、节能、结构、机电等方面的限制。最终,在保持特征明显的建筑外轮廓、顶部造型、三角窗、色彩的基础上,设计团队通过内部空间的调整,腾挪出一个高端酒店应有的格局:21层以上保留层高,维持原结构;21层拆除夹层后层高6.2m,设为总统套房,该层原为满足调度室**作台与屏幕的视距半径,悬挑出2.5m的体量,这也为总统套房争取到了更大的进深和延展;22层层高4.6m,设为高级行政套房,利用21层出挑的屋顶形成室外露台和休息区,可以全方位地接触浦江一线景观;23、24层(该两层在改造后打通,酒店电梯显示为27层)的餐饮层层高3.6m较局限,在斜屋面区域打通两层,形成挑高7.2m的空间,并通过雕塑感的旋转楼梯与屋顶露台酒吧相连,形成完整而紧密连接的餐饮空间。

改造后的华东电力大楼,利用顶层出挑的屋顶形成室外露台和休息区,可以全方位地接触浦江一线景观。

改造后的华东电力大楼,坡屋顶在HIYA日矢(餐厅名)形成的三角窗,如今已成为沪上潮人的打卡点。

经过一系列独具匠心的处理,大楼蝶变为融合了真实、摩登与个性的新型酒店——上海艾迪逊酒店。在酒店介绍一栏,这一上海新晋网红打卡地这样介绍自己:有别于过往及未来的任何一家艾迪逊酒店,它是这座城市和当下时代独一无二的产物。

坡屋顶在23、24层形成的三角窗,如今已经成为潮人打卡的高端餐厅,通高两层的落地窗加上保留下来的三角窗、梯形窗,以奇幻的切割方式呈现外滩与陆家嘴交织的壮丽景象。凭窗俯瞰,和平饭店的铜皮屋顶、圣三一堂的哥特式尖窗,罗新扬致敬的上海标志性元素,与保留了“三角窗”“斜屋顶”的酒店隔空对话,让一代代人心动、心驰的上海,交叠在这座几代人共同守护的建筑之中。

责任编辑:陈贇

校对:张艳

拓展知识:

前沿拓展:

华东电力大学

2021年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分数线:

1、2021年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在河北物理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93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6515。

2、2021年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在山东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83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27228。

3、2021年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在北京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82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0705。

4、2021年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在江苏物理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79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7614。

5、2021年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在广东历史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74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8981。

6、2021年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在江苏物理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72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21710。

7、2021年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在山西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70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0345。

8、2021年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在内蒙古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42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7397。

9、2021年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在新疆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8分。

10、2021年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在青海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16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6865。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


澎湃**记者 鲁怡

华东电力大楼改造后

爱默生说,城市是靠记忆而存在的。

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构成了上海的城市形象——与第一道城墙同龄的古庙、古园,记录着海纳百川、因港兴市的“万国建筑群”,闪耀着第一代**建筑师文化质感的**银行、青年会大楼、上海音乐厅,屹立成大国崛起一座座丰碑的陆家嘴摩天大楼巨阵。

1991年,上海市**颁布《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管理办法》,成为国内第一个针对近代建筑(1840-1949年)建立保护机制的城市。2002年,上海市人大通过《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管理条例》,在全国率先将历史建筑保护上升到地方立法层面。

**城市规划协会副理事长、上海历史风貌区与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委员会副主任伍江说:“条例将‘优秀近代建筑’扩展到建成30年以上的‘优秀历史建筑’,部分建国后建成的建筑被列入保护名单。但总体来说,目前的保护工作重点仍比较集中在1949年之前建成的近代建筑,而新**成立后建成的建筑还很少进入保护的视野。”

历经数十年日新月异的生长,一些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现当代建筑(1949年至今)在城市大规模开发建设中遭到破坏。7年前,一场关于华东电力大楼改造的争论,揭开了保护现当代建筑的序幕。

备受争议的上海名片

每一天,不计其数的人们从南京东路地铁站出来前往外滩,华东电力大楼是他们抬头望见的第一幢高层建筑。

曾获得**建筑学会建国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并被评为上海市1949年-1989年“十佳建筑”之一,这幢解放后南京路上第一栋高层建筑,自诞生之日就承受全城的目光审视与纷纷议论——赞同者认为它是后现代主义风格的有效实验,是对城市风貌的创新;批评者认为它是一幢“怪楼”。

1989年,大楼设计者罗新扬在《时代建筑》发表文章,对其“怪异”设计一一进行阐释:

以45度角的姿势朝向南京路,是出于楼高地小的考虑,斜转过来,减少对南京路的压迫感,为街道留出公共空间,同时令内部拥有更好的采光和景观;

顶部的坡屋顶与微波塔,前者是向上海第一座十层以上建筑、与大楼遥遥相对的和平饭店致敬,后者则是在满足电力大楼安装天线要求的条件下(上下碗状天线之垂直距离要求大于20米,才能提高讯号质量),参考海关大楼及沐恩堂,做出的“钟楼”;

凸出的三角窗呼应上海里弄屋顶的老虎窗,五边形小窗则与地块南侧圣三一堂的哥特式尖窗;

……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院长、总建筑师张俊杰指出,从外观上看,华东电力大楼将现代建筑的核心要义与**传统建筑元素进行了有机结合,营造出一座具有传统神韵的现代建筑;同时,它还是我国第一个使用筒中筒结构的高层建筑、第一个逆作法施工的工程项目,集中体现了我国通信建筑设计新理念和新技术。

华东电力大楼改造前

上海建筑学会理事长曹嘉明认为,作为当时外滩风貌区的最高楼,大楼充分尊重了和周边的关系,并通过设计语言与之对话。

“计划经济时代,物资匮乏,建筑通常是中规中矩的样式。改革开放后,国门打开,**建筑师对国外的资讯求知若渴,也表现出极大的创作热情。在那个时期,在那个特殊的地理位置,这是一次很勇敢的尝试。”

著名建筑学家、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上海建筑学会名誉理事长罗小未曾用“不是很‘熟’”来评价大楼的设计,曹嘉明对这个评价的理解是,尽管它的手法不那么老练,却反映了探索的状态,不失为一部优秀创作。

它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筑师探索现代城市建设的萌芽之作。在这个备受争议的“上海名片”之后,1995年的东方明珠、1999年的金茂大厦,在一次次探索中破土而出,构成了后来备受赞叹的城市景象。

被抢救的上海名片

“十年廿年之后,九江路和南京路一带的一批大型建筑建成后,高大的电业大楼就会变成小楼,所以对建筑不但要考虑到过去和现在,还要兼顾将来,这样,就不会觉得它目前的体量太大了。”

正如罗新扬在《时代建筑》所写,二十几年后,上海的天际线攀升至632米,曾经金鸡**般耸峙于南京路与外滩衔接处的大楼“淹没”在高楼大厦之间。而令罗新扬始料未及的是,二十几年后,一度引起“美”与“丑”之争的华东电力大楼再度引发了一场建筑圈的大辩论,这一次,是建筑外观的“改”与“存”之辩。

2013年,华东电网管理局整体迁出,将华东电力大楼物业权连同相邻的南京东路181号(上海市电力工业局)整体转交鲁能集团进行功能更新改造。2015年,华东电力大楼改造为精品酒店的方案“流出”,该方案对大楼外观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重建。

罗小未的学生伍江当时担任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他告诉记者,新**成立后,《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提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概念,将一批重要建筑物(建筑群)列为国家级文物。当时确定了180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其中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77处。

“但是,除了文物保护单位之外,针对使用中的建筑,我们认识的起点是比较晚的。”伍江指出,1991年颁布的《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管理办法》,使近代建筑保护有规可依。2002年《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出台,其中第九条规定,针对建成三十年以上,并满足著名建筑师代表作品、反映上海地域建筑历史文化特点等条件之一,可以确定为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的视野扩大到现当代建筑。

落成于1988年,时年二十几岁的华东电力大楼不具备“被保护”的先决条件,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根据相关政策通过了这一改头换面的改造方案,与此同时积极协调,组织沪上建筑专家和业主鲁能集团、酒店方万豪集团进行专业座谈。

曹嘉明、伍江作为这一顶尖专家团的成员,反复研究并与业主开会沟通,鲁能集团作为业主方在读懂大楼背后的设计故事与它在上海市民记忆中的分量后,最终被打动,接受专家建议,不改变建筑形态与材质、对内部进行修缮更新。

“留住城市共同的记忆是城市更新的精髓。”鲁能泰山度假俱乐部副总经理兼华东区域酒店业主总代表孙宏超告诉记者,华东电力大楼本次改造经过**、业主、万豪、建筑学家多方反复沟通,最终更改方案维持了大楼“三角窗”、“斜屋顶”、“棕墙砖”的外观,继续招展在南京路上。

揭开现当代建筑保护的序幕

《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管理办法》将保护对象推及1949年前的建筑;《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将保护对象推及建成三十年以上的建筑;基于华东电力大楼的改造之争,建筑界开始呼吁对“49后”建筑,包括改革开放后最近三四十年的建筑予以保护。

“不仅是拆除不拆除的问题。‘49后’建筑基本都在使用中,一旦被列为保护对象,大家才会更爱惜,好的保养可以延缓建筑的寿命。”伍江表示,要想让保护成为共识,成为**和社会管理的一项内容,第一要让公众认识到保护对象的价值,所以价值挖掘是根本所在。

2017年,由上海市建筑学会发起,上海市城市经济学会、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和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共同启动了《上海市优秀现当代建筑(1949年至今)价值评估研究》的课题,课题的研究技术内容由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主持,同济大学等高校和各大设计单位共同参与。

张俊杰告诉记者,华东院研究团队带领新组建的调研小组致力于对1949年之后的现当代建筑进行价值评估模型的搭建、规划管理体系的应用、价值评估模型对上海市高层建筑的试应用等主要内容,最终在600多栋建筑中遴选了100多栋建筑。通过专家研讨会、田野调查,广泛征集专业、非专业人员意见建议,目标就是为了推出保护名单,同时也希望为上海市第六批优秀历史建筑的推出提供支撑。

“充分发挥社会专业组织的作用,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是全国范围内由专业组织发起保护现当代优秀建筑的仅有案例。”曹嘉明认为,华东电力大楼改造之争具有重大意义,《上海市优秀现当代建筑(1949年至今)价值评估研究》由此启动,对优秀现当代建筑的保护在城市更新背景下成为当务之急。

有机更新,限制条件下的舞蹈

保护是为了更科学地更新。

2015年,在华东电力大楼改造问题的座谈会上,曹嘉明、伍江等专家援引很多国际上的案例,证明通过功能置换更新为一个有传说的建筑,其文化价值比新建一幢建筑高得多。

作为一枚“80后”,华东电力大楼能够成为时代的符号与城市的记忆,在于其在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的年代,在多方条件制约下完成了命题,如在经济方面,22000平方米的建筑造价要控制在2000万以内,在建筑风格上,当时反对千篇一律的方盒子,提倡乡土气息,要求创造一个土生土长的建筑。

二十几年后,在不改变建筑外观的前提下,由办公楼向高端酒店的转变同样是一场“限制条件下的舞蹈”。历经5家设计单位、50余个方案,最终确定建筑原设计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担任设计方,方案从第1版征询到第11版方才确定,此次改造是**、公众、专家、业主、酒店管理公司等各方协同之下的“共赢”,同时,也必须受到各方诉求限制,并在其中找到平衡点。

在《“华电”改造记》一文中,改造项目设计师之一范佳山列举了在规划、历史文脉、消防、节能、结构、机电等方面的限制。最终,在保持特征明显的建筑外轮廓、顶部造型、三角窗、色彩的基础上,设计团队通过内部空间的调整,腾挪出一个高端酒店应有的格局:21层以上保留层高,维持原结构;21层拆除夹层后层高6.2m,设为总统套房,该层原为满足调度室**作台与屏幕的视距半径,悬挑出2.5m的体量,这也为总统套房争取到了更大的进深和延展;22层层高4.6m,设为高级行政套房,利用21层出挑的屋顶形成室外露台和休息区,可以全方位地接触浦江一线景观;23、24层(该两层在改造后打通,酒店电梯显示为27层)的餐饮层层高3.6m较局限,在斜屋面区域打通两层,形成挑高7.2m的空间,并通过雕塑感的旋转楼梯与屋顶露台酒吧相连,形成完整而紧密连接的餐饮空间。

改造后的华东电力大楼,利用顶层出挑的屋顶形成室外露台和休息区,可以全方位地接触浦江一线景观。

改造后的华东电力大楼,坡屋顶在HIYA日矢(餐厅名)形成的三角窗,如今已成为沪上潮人的打卡点。

经过一系列独具匠心的处理,大楼蝶变为融合了真实、摩登与个性的新型酒店——上海艾迪逊酒店。在酒店介绍一栏,这一上海新晋网红打卡地这样介绍自己:有别于过往及未来的任何一家艾迪逊酒店,它是这座城市和当下时代独一无二的产物。

坡屋顶在23、24层形成的三角窗,如今已经成为潮人打卡的高端餐厅,通高两层的落地窗加上保留下来的三角窗、梯形窗,以奇幻的切割方式呈现外滩与陆家嘴交织的壮丽景象。凭窗俯瞰,和平饭店的铜皮屋顶、圣三一堂的哥特式尖窗,罗新扬致敬的上海标志性元素,与保留了“三角窗”“斜屋顶”的酒店隔空对话,让一代代人心动、心驰的上海,交叠在这座几代人共同守护的建筑之中。

责任编辑:陈贇

校对:张艳

拓展知识:

统招专升本 免费一对一报考指导、院校选择、专业规划,赠送全套专升本考试资料
专业老师为您指导统招专升本 帮您规划如何报名、选择院校、专业规划、保证100%拿证,现在预约即可获赠一整套专升本考试资料
请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来完成此表单。
填写您当前所在的省份

原创文章,作者:笔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ingpinfang.com/63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