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拓展:
皖西学院教务处
计算机科学系在皖西学院不算是一个特别好的专业,不过和普通的二本大学相似。很多东西都是靠自己去摸索和学习的,在师资力量方面,皖西学院的计算机科学系不算太好。如果转到通讯工程应该会好些。。。皖西学院可以转系。。。大一下学期去教务处可以询问····
皖西学院是经**批准设立的省属综合性本科高校。学校坐落在有着优秀革命传统和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安徽省西部城市–六安市,东距合肥60公里,西靠大别山。横贯全境的宁西铁路和陆续建成的4条高速公路,使钟灵毓秀的古城六安交通更加便利。学校主校区位于四面环水、风景秀丽的月亮岛上,校园内建筑设施、自然景观、人文气息相映成趣,构成了全国高校中独具特色的湖中学府、滨水生态校园。皖西学院所在月亮岛
[编辑本段]办学规模
学校现设有数理系、化学与生命科学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机械与电子工程系、城市建设与环境系、政法系、中文系、外语系、艺术系、经济与管理科学系、教育学院、体育系、专科教学部共13个系(院、部),36个本科专业和30多个应用性专科专业,隶属于文、理、工、管、教、法、经、农八大学科门类。皖西学院校园占地1381亩,总建筑面积逾39万平方米。图书馆总藏量110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000万元。2006年12月,学校通过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09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省级规划建设单位。
[编辑本段]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655人,教职工1060人,专任教师691人,教授30人,副教授及其他系列副高职称224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377人,其中博士学位36人;省级学科拔尖人才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5人,省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8人。校训
近日,网传消息称,多所高校不再招收“专升本”,这引起部分专科院校的学生和家长的疑虑。总台央广**之声记者采访了解到,确有部分高校的**学院出于转设需要,暂时停止“专升本”招生。但大多数省份2022年选拔优秀专科生转本科学习计划正常招生,且招生名额比往年还有所增长。
多所高校不再招收“专升本”?
部分高校回应:正在筹备转设
长期以来,“专升本”一直都被专科院校学生看作是一场“小**”,尽管升学竞争压力不小,但是迎难而上的学生并不在少数。
对比江苏省2021年、2022年的“专转本”分校计划表,记者注意到,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等几所**本科学院确实停招了“专转本”。记者电话联系了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的招生办公室。
中北学院招生办表示,“2022年的‘专升本’,我们是没有招生的。以后如何现在还不确定,我们主要是招生专业结构的调整,明年是否招生,要等招生专业统一部署安排。”
江苏科技大学一位知情的老师告诉记者,该校苏州理工学院的“专升本”今年停招了,后期有转设的可能,但校本部的“专升本”招生还正常进行。记者查询江苏科技大学发布的相关招生简章,该校“专升本”招生考试将于10月下旬举行。
此外,江苏多所停招“专转本”的**学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停招的原因主要是学校正在筹备转设工作。
2020年5月,**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坚持好中快进推动**学院转设。**学院转设的路径包括转为民办、转为公办与终止办学。在推动**学院转设方面,有一部分**学院跟高职高专进行结对、合并,最后转设成为职业技术大学。
但部分高校的**学院停招“专升本”学生,并不意味“专升本”的招生计划在减少。
根据2022年江苏省普通高校“专转本”分校计划表,今年,江苏共有50所普通高校参与“专转本”招生计划,其中不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林业大学这样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以及江苏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区域重点高校。
记者注意到,江苏这50所参与“专转本”的高校的招生名额不仅没有减少,还在2021年的基础上增加了2000多名。
河南、安徽等地“专转本”仍会继续招生
增加特殊教育、人工智能等专业
记者又对河南、安徽等地的“专转本”情况进行了采访。从安徽工业大学了解到,今年安徽工业大学首次以联合培养的模式,招收“专升本”,17个专业共招收两千人,目前新生已经开始陆续报到。
安徽工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徐宏表示,培养的模式主要是联合培养,文理科都有,以理科为主,2022年已经全部录满。
皖西学院是老区六安市唯一一所本科院校,承担了六安地区招收“专升本”学生的重任。
皖西学院招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张珣介绍,“我们学校的‘专升本’这几年一直都在招生,但是2020年开始,‘专升本’因为扩招的原因,招生专业还是很多的。2020、2021年我们的‘专升本’招生专业都达到十几个以上。”
据介绍,2020年,受国家多项利好政策对策影响,皖西学院的“专升本”招生迎来一个高峰。张珣说,“2020年之前,我们学校的‘专升本’在正常情况下,每年招生计划都在400人左右。但是2020年开始,因为国家有扩招政策,所以我们的招生计划就增加到了1200人左右。”
针对网传多所高校不再招收“专升本”的消息,张珣表示,皖西学院还会继续招生。“招生应该还是会继续的,至于招哪些专业,招生计划有多少,还要跟上级部门商讨过以后才能定下来。”
2022年河南“专升本”共有47所院校招生,除去今年新增的河南工业大学(公办)、黄淮学院(公办),有12所院校招生人数有所减少,其中8所公办院校,4所民办院校。近几年,河南的高校中,洛阳师范学院、周口师范学院、河南城建学院等停止了“专升本”招生。
相比2021年,河南省2022年“专升本”招生的专业少了旅游管理、广告、美术、工业工程、电子商务、智能制造工程等十多个招生专业,同时增加了特殊教育、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十多个招生专业。
“专升本”招生模式是否应该继续保留?
专家:应根据社会实际需求决定
随着我国**制度的发展和大学的扩招,“专升本”招生模式是否应该继续保留?这种招考方式未来将何去何从?**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对此表示,是否应该保留要看社会的实际需要。
储朝晖认为,“专升本”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产物,由于一些学生的考试成绩在计划招生体制中,只能够升入到专科学校,但是在大学四年学习过程当中,他能够通过努力学习,达到本科的专业水平,所以就在这种体制下产生了“专升本”。该不该保留应该根据“专升本”的需求来决定。
拓展知识:
前沿拓展:
皖西学院教务处
计算机科学系在皖西学院不算是一个特别好的专业,不过和普通的二本大学相似。很多东西都是靠自己去摸索和学习的,在师资力量方面,皖西学院的计算机科学系不算太好。如果转到通讯工程应该会好些。。。皖西学院可以转系。。。大一下学期去教务处可以询问····
皖西学院是经**批准设立的省属综合性本科高校。学校坐落在有着优秀革命传统和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安徽省西部城市–六安市,东距合肥60公里,西靠大别山。横贯全境的宁西铁路和陆续建成的4条高速公路,使钟灵毓秀的古城六安交通更加便利。学校主校区位于四面环水、风景秀丽的月亮岛上,校园内建筑设施、自然景观、人文气息相映成趣,构成了全国高校中独具特色的湖中学府、滨水生态校园。皖西学院所在月亮岛
[编辑本段]办学规模
学校现设有数理系、化学与生命科学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机械与电子工程系、城市建设与环境系、政法系、中文系、外语系、艺术系、经济与管理科学系、教育学院、体育系、专科教学部共13个系(院、部),36个本科专业和30多个应用性专科专业,隶属于文、理、工、管、教、法、经、农八大学科门类。皖西学院校园占地1381亩,总建筑面积逾39万平方米。图书馆总藏量110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000万元。2006年12月,学校通过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09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省级规划建设单位。
[编辑本段]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655人,教职工1060人,专任教师691人,教授30人,副教授及其他系列副高职称224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377人,其中博士学位36人;省级学科拔尖人才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5人,省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8人。校训
近日,网传消息称,多所高校不再招收“专升本”,这引起部分专科院校的学生和家长的疑虑。总台央广**之声记者采访了解到,确有部分高校的**学院出于转设需要,暂时停止“专升本”招生。但大多数省份2022年选拔优秀专科生转本科学习计划正常招生,且招生名额比往年还有所增长。
多所高校不再招收“专升本”?
部分高校回应:正在筹备转设
长期以来,“专升本”一直都被专科院校学生看作是一场“小**”,尽管升学竞争压力不小,但是迎难而上的学生并不在少数。
对比江苏省2021年、2022年的“专转本”分校计划表,记者注意到,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等几所**本科学院确实停招了“专转本”。记者电话联系了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的招生办公室。
中北学院招生办表示,“2022年的‘专升本’,我们是没有招生的。以后如何现在还不确定,我们主要是招生专业结构的调整,明年是否招生,要等招生专业统一部署安排。”
江苏科技大学一位知情的老师告诉记者,该校苏州理工学院的“专升本”今年停招了,后期有转设的可能,但校本部的“专升本”招生还正常进行。记者查询江苏科技大学发布的相关招生简章,该校“专升本”招生考试将于10月下旬举行。
此外,江苏多所停招“专转本”的**学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停招的原因主要是学校正在筹备转设工作。
2020年5月,**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坚持好中快进推动**学院转设。**学院转设的路径包括转为民办、转为公办与终止办学。在推动**学院转设方面,有一部分**学院跟高职高专进行结对、合并,最后转设成为职业技术大学。
但部分高校的**学院停招“专升本”学生,并不意味“专升本”的招生计划在减少。
根据2022年江苏省普通高校“专转本”分校计划表,今年,江苏共有50所普通高校参与“专转本”招生计划,其中不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林业大学这样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以及江苏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区域重点高校。
记者注意到,江苏这50所参与“专转本”的高校的招生名额不仅没有减少,还在2021年的基础上增加了2000多名。
河南、安徽等地“专转本”仍会继续招生
增加特殊教育、人工智能等专业
记者又对河南、安徽等地的“专转本”情况进行了采访。从安徽工业大学了解到,今年安徽工业大学首次以联合培养的模式,招收“专升本”,17个专业共招收两千人,目前新生已经开始陆续报到。
安徽工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徐宏表示,培养的模式主要是联合培养,文理科都有,以理科为主,2022年已经全部录满。
皖西学院是老区六安市唯一一所本科院校,承担了六安地区招收“专升本”学生的重任。
皖西学院招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张珣介绍,“我们学校的‘专升本’这几年一直都在招生,但是2020年开始,‘专升本’因为扩招的原因,招生专业还是很多的。2020、2021年我们的‘专升本’招生专业都达到十几个以上。”
据介绍,2020年,受国家多项利好政策对策影响,皖西学院的“专升本”招生迎来一个高峰。张珣说,“2020年之前,我们学校的‘专升本’在正常情况下,每年招生计划都在400人左右。但是2020年开始,因为国家有扩招政策,所以我们的招生计划就增加到了1200人左右。”
针对网传多所高校不再招收“专升本”的消息,张珣表示,皖西学院还会继续招生。“招生应该还是会继续的,至于招哪些专业,招生计划有多少,还要跟上级部门商讨过以后才能定下来。”
2022年河南“专升本”共有47所院校招生,除去今年新增的河南工业大学(公办)、黄淮学院(公办),有12所院校招生人数有所减少,其中8所公办院校,4所民办院校。近几年,河南的高校中,洛阳师范学院、周口师范学院、河南城建学院等停止了“专升本”招生。
相比2021年,河南省2022年“专升本”招生的专业少了旅游管理、广告、美术、工业工程、电子商务、智能制造工程等十多个招生专业,同时增加了特殊教育、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十多个招生专业。
“专升本”招生模式是否应该继续保留?
专家:应根据社会实际需求决定
随着我国**制度的发展和大学的扩招,“专升本”招生模式是否应该继续保留?这种招考方式未来将何去何从?**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对此表示,是否应该保留要看社会的实际需要。
储朝晖认为,“专升本”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产物,由于一些学生的考试成绩在计划招生体制中,只能够升入到专科学校,但是在大学四年学习过程当中,他能够通过努力学习,达到本科的专业水平,所以就在这种体制下产生了“专升本”。该不该保留应该根据“专升本”的需求来决定。
拓展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ingpinfang.com/67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