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教务(天平学院正方教务系统)

前沿拓展:

天平教务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上学,
要在两个校区,
是因为两个校区,
都不够大。
可询问学校教务处,
以学校的说法为准。


江阳沽酒客按:由于年代久远和办校时间短暂,只找到以下文史资料,没有找到当时的历史照片,本文配图基本来自泸州医学院老照片

解放初期,泸州是川南行署和川南军区所在地。**政军领导根据**关于建设卫生事业,办理卫生教育的指示精神和农村缺医少药的实际情况,筹建中等卫生学校。先后办起两所学校,即1950年4月创办的川南军区卫生学校和1951年9月创办的西南区川南医士学校(后改名为泸州医士学校)。

后者以后发展、升制成为后来的泸州医学院今天的西南医科大。而前者因合并省,合并军区而裁撤,仅有两年多时间,又属军事机构,因而少为人知,但它在短短时间里都培养出医生、护士、药剂师等数百人,为部队和地方的卫生事业,做出较大贡献,功不可没。

川南军区卫校于1950年4月初建立。由于筹备不足,未新建校舍,借于二五五厂(即高坝泸州化工厂)所属狮子崖质厂房,位于龙溪河畔,洞窝附近。

学校主要领导有:兼校长孙毅华(军区卫生部部长)公副校长宋欣岚及政治处贾主任等。学员大部分是由部队调来的医务人员,少数是从地方招收来的初中以上文化的学生。

为了照顾当时的部队人员文化低、学医困难,先给他们补习文化,而对学生,则组织他们学习政治,端正学习态度,树立为**服务的思想观点。

经过5个月的预科学习,9月10日オ正式分科、编班学习医学知识。共分医助、药剂师、护士三个专业。全校师生260人。

仪器设备虽然简陋,但师资力量很强。12名业务教师中有11人具有高等学历为华西医科大学,上海同济大学等名牌高校毕业。教务主任亓(qí)学明,留学美国,获得学位。

开课后,教师认真教学,自编教材,绘制生理、解剖挂图,自制天平、公升等模型,以补标本、仪器之不足。听取学员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学员学习情绪高涨。

部队来的,深感战争年代,没有机会学习,医学理论和技术都不够,必须抓住时机,认真充实自己。地方来的,经过政治学习,提高了思想觉悟,学习也都很勤奋。不少人各科成绩都在90分以上。开课10周后,宋副校长在全校大会上作了小编综合来说报告,据此写成的通讯报道,被西南军区卫生部所办报纸《西南卫生报》刊登,后又被西北军区编印的医学教育经验汇编转载,可见教学质量在当时算是较好的。

1950年底,驻泸部队奉调参加抗美援朝。卫校部分学员提前结业,随军开赴**前线。1951年春,招收医助、药剂师、护士第二期学员近200人。同年7月,军区抽调军干校180名学员来卫校学习医务技术,是为医助、药剂、护士的第三期。后又从地方招收部分学员、护士,又招收第四期学员。

由于学生增多,狮子崖校舍容纳不下,冬季,学校迁至小市杜家街新址(今水电校所在地)。随后,校领导也有所变更。宋校长上调军委总后卫生部任医院处处长。军区调军直政治处主任焦光华来校任政委。

1952年夏,又调47陆军医院院长阴德美来校任校长。1952年9月,行署撤销合并为四川省,军区也相应的合并为省军区。川南卫校也随之撤销。大部分学员转业到地方工作,少数学员调到**军医学校继续学习,干部、教师大都转业下地方。

川南军区卫校,从开办到结束,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大约培养出800名医药专业人员。在解放之初,医药人员极端缺乏的情况下,实属雪中送炭,解决了燃眉之急。这些人员有些分配在部队,多数转业到地方,特别是泸州地区。他们中的一些人,继续入学深造,成为医疗机构的技术骨干或领导。

后来不少人具有高级职称,有的还任科主任、副院长等领导职务。在泸州地区的,有任过卫生局长,县医院、职工医院院长的。泸州市区医药机构,大都是卫校校友,他们绝大多数都在勤恳地工作,把一生献给了卫生事业。

虽然很多人对建国后泸州医疗事业这段短暂的历史知之甚少,但是还是有必要把收集来的资料给大家分享,可以更好的了解我们的过去。

拓展知识:

天平教务

一、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教务处联系电话和** 苏州科技大学 天平学院教务处联系电话为0512-68091930、0512-68327367、0512-68087602,该校联系地址为江苏省苏州市长江路55号 苏州科技大学 天平学院教务处、邮编为215009。
二、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简介
苏州科技大学 天平学院是经**批准的、本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制四年,地处古城苏州的西部—-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学院1999年筹建、2000年9月开始招生,2005年按照**[2003]第8号和江苏省教育厅[2005]第40号文件精神,改设为**学院,是江苏省内成立较早的**学院之一。母体学校—- 苏州科技大学 由原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和苏州铁道师范学院于2001年9月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艺协调发展,**与地方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

目前,学院设有综合办公室、财务处、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等行政管理机构;设有园林艺术系、环境工程系、土木工程系、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经济管理系、人文科学系、公共管理系、化学与生物工程系、传媒艺术系、外语系、音乐系、机电工程系和体育部等教学管理机构。为了加强学生管理,还以系所属专业相近原则组建六个学生工作办公室,拥有一支高效精干的学生管理与服务队伍。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8200余人,面向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设有环境设计、风景园林、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土木工程(道路桥梁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财务管理、酒店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汉语言文学、秘书学、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化学、视觉传达设计、英语、商务英语、翻译、日语、音乐学、音乐学(现代电子音乐)、音乐学(器乐与打击乐)、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31个专业(方向), 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理、文、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专业格局。

学院办学条件优良,校园环境幽雅,基础设施齐全,是莘莘学子理想的学习深造场所。学院不仅在苏州市长江路55号(原长江路8号)拥有**校园,建有现代化的教学大楼和实验大楼、网络中心、多媒体教室、语音室、计算中心、图书馆、标准的田径运动场和足球场等教育教学设施;还共享举办高校— 苏州科技大学 江枫校区和石湖校区先进的教学资源。学院图书馆藏中文图书达76万多册,生均图书91.8册;电子资源丰富,自有数据库10个,共享母体学校中外文数据库50多个。

学院依托母体学校 苏州科技大学 的优质师资资源,建立了一支专**相结合的师资队伍。自有专任教师中,4人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3人获市级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2人获得苏州市青年五四奖章。共享的母体学校教师队伍中,多位教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级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以及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奖项或荣誉称号。

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加强教学基本建设,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在2016年首届全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我院教师荣获一等奖和最佳教态奖;在2017年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中,我院一位老师荣获省赛二等奖,三位老师荣获省赛三等奖;在第二届“外教社杯”省高校外语教师翻译(口译)大赛中,一位教师荣获二等奖。

学院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科研与教研工作。近年来,有110项教研和科研项目或校内立项支持,其中包括高等教育研究与改革课题项目52项,课程、课程组(群)建设项目29项,专业建设项目17项,教材建设项目3项,管理与服务改革类项目9项、青年科研基金项目8项。自有专任教师积极申报市厅级项目,获得立项和学院经费配套支持的项目多项。其中,包括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4项、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5项、苏州市社科规划课题(应用对策类)3项等。

近年来,学院逐步形成了以素质教育为主线,学生就业为导向,以本科层次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注重日常管理,严把教学质量关,突出实践应用环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教育管理“严”字当头,依规治校,狠抓学风考风,全面推行“低年级早晚自习”、“无手机课堂”、“提前十分钟进课堂”、“班级积分管理”、“考试巡查通报”等制度,不断强化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创新学生工作路径,建设“大学生护校队”、“大学生事务服务中心”、“大学生自主管理与发展委员会”等品牌化育人载体,着力培养学生的“三自”能力。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受挫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学生资助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周到服务”的理念,做到“政策落实细致化,困难认定精准化,助学形式多样化,育人活动常态化”,实现资助育人全覆盖。2015年我院资助创新工作在苏州市举行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优秀资助项目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在学术学科竞赛方面,我院学生在国际、国家及省市举行的比赛中成绩骄人。近三年共有174人次获得各级各类奖项,其中,7人次在国际赛中获奖,50人次在国家赛中获奖,1人次在华东赛区获奖,116人次在江苏省竞赛中获奖。其中, 2014“园冶杯”风景园林国际竞赛中获得团队二、三等奖;2015**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竞技工程竞步窄足赛中获得团体一等奖;2015全国高校第二届物联网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获得团体二等奖;2016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得二、三等奖;2017年第六届“LSCAT杯”全国口译大赛(英语)江苏省赛区获二等奖。在全国高校第二届物联网大赛、全国大学生“用友新道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江苏省决赛、“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挑战赛江苏赛区、江苏省大学生土木工程结构创新竞赛(模型展示比赛)等省市级竞赛中皆有所斩获。涌现出一批思想品德高尚、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较强、国际视野宽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捷报频传。在2014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移动互联网创业专项赛中,我院学生组队代表母体学校参加荣获金奖;在2015年第十四届“挑战杯”竞赛江苏省选拔赛决赛中荣获三等奖;在2016年“创青春”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中,**组队参赛,荣获金奖和铜奖及“优秀组织奖”。此外,还获得其他各类国家省市级创新创业赛事奖项20余项。2014至2017三年,我院学生申报的创业项目,有13项获得省人社厅的创业基金资助,共获得创业基金130万元。

学院积极创新校园文化载体建设,营建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以学生会、社团联、艺术团、科协、创协、新媒体中心等学生组织为抓手,整合校内外资源,打造校园文化嘉年华等品牌活动;院青协广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已经与苏州市运河社区、明基医院、吴甸园幼儿园等四十余家单位建立了志愿服务基地,积极参与开展涵盖环境保护、服务老人、关爱儿童、组织献血、义务家教、文化传承等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其中,在苏州举行的第5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2015年“16+1”中东欧国家领导会晤峰会等志愿服务活动尤受主办方好评。

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外艺术文化交流比赛活动,学生在各项赛事中屡获佳绩。其中,由我院音乐系17名学生参与组成的 苏州科技大学 合唱团获得第九届**音乐金钟奖合唱比赛金奖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声乐专场(专业组)一等奖;两名学生书法艺术作品在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一、二等奖;连续八年参加的“海峡两岸大学生孙子兵法友谊辩论赛”,获得了“御玺奖”、“弘道杯”、优胜奖、最佳辩手、杰出辩手等多项荣誉。

前沿拓展:

天平教务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上学,
要在两个校区,
是因为两个校区,
都不够大。
可询问学校教务处,
以学校的说法为准。


江阳沽酒客按:由于年代久远和办校时间短暂,只找到以下文史资料,没有找到当时的历史照片,本文配图基本来自泸州医学院老照片

解放初期,泸州是川南行署和川南军区所在地。**政军领导根据**关于建设卫生事业,办理卫生教育的指示精神和农村缺医少药的实际情况,筹建中等卫生学校。先后办起两所学校,即1950年4月创办的川南军区卫生学校和1951年9月创办的西南区川南医士学校(后改名为泸州医士学校)。

后者以后发展、升制成为后来的泸州医学院今天的西南医科大。而前者因合并省,合并军区而裁撤,仅有两年多时间,又属军事机构,因而少为人知,但它在短短时间里都培养出医生、护士、药剂师等数百人,为部队和地方的卫生事业,做出较大贡献,功不可没。

川南军区卫校于1950年4月初建立。由于筹备不足,未新建校舍,借于二五五厂(即高坝泸州化工厂)所属狮子崖质厂房,位于龙溪河畔,洞窝附近。

学校主要领导有:兼校长孙毅华(军区卫生部部长)公副校长宋欣岚及政治处贾主任等。学员大部分是由部队调来的医务人员,少数是从地方招收来的初中以上文化的学生。

为了照顾当时的部队人员文化低、学医困难,先给他们补习文化,而对学生,则组织他们学习政治,端正学习态度,树立为**服务的思想观点。

经过5个月的预科学习,9月10日オ正式分科、编班学习医学知识。共分医助、药剂师、护士三个专业。全校师生260人。

仪器设备虽然简陋,但师资力量很强。12名业务教师中有11人具有高等学历为华西医科大学,上海同济大学等名牌高校毕业。教务主任亓(qí)学明,留学美国,获得学位。

开课后,教师认真教学,自编教材,绘制生理、解剖挂图,自制天平、公升等模型,以补标本、仪器之不足。听取学员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学员学习情绪高涨。

部队来的,深感战争年代,没有机会学习,医学理论和技术都不够,必须抓住时机,认真充实自己。地方来的,经过政治学习,提高了思想觉悟,学习也都很勤奋。不少人各科成绩都在90分以上。开课10周后,宋副校长在全校大会上作了小编综合来说报告,据此写成的通讯报道,被西南军区卫生部所办报纸《西南卫生报》刊登,后又被西北军区编印的医学教育经验汇编转载,可见教学质量在当时算是较好的。

1950年底,驻泸部队奉调参加抗美援朝。卫校部分学员提前结业,随军开赴**前线。1951年春,招收医助、药剂师、护士第二期学员近200人。同年7月,军区抽调军干校180名学员来卫校学习医务技术,是为医助、药剂、护士的第三期。后又从地方招收部分学员、护士,又招收第四期学员。

由于学生增多,狮子崖校舍容纳不下,冬季,学校迁至小市杜家街新址(今水电校所在地)。随后,校领导也有所变更。宋校长上调军委总后卫生部任医院处处长。军区调军直政治处主任焦光华来校任政委。

1952年夏,又调47陆军医院院长阴德美来校任校长。1952年9月,行署撤销合并为四川省,军区也相应的合并为省军区。川南卫校也随之撤销。大部分学员转业到地方工作,少数学员调到**军医学校继续学习,干部、教师大都转业下地方。

川南军区卫校,从开办到结束,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大约培养出800名医药专业人员。在解放之初,医药人员极端缺乏的情况下,实属雪中送炭,解决了燃眉之急。这些人员有些分配在部队,多数转业到地方,特别是泸州地区。他们中的一些人,继续入学深造,成为医疗机构的技术骨干或领导。

后来不少人具有高级职称,有的还任科主任、副院长等领导职务。在泸州地区的,有任过卫生局长,县医院、职工医院院长的。泸州市区医药机构,大都是卫校校友,他们绝大多数都在勤恳地工作,把一生献给了卫生事业。

虽然很多人对建国后泸州医疗事业这段短暂的历史知之甚少,但是还是有必要把收集来的资料给大家分享,可以更好的了解我们的过去。

拓展知识:

天平教务

一、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教务处联系电话和** 苏州科技大学 天平学院教务处联系电话为0512-68091930、0512-68327367、0512-68087602,该校联系地址为江苏省苏州市长江路55号 苏州科技大学 天平学院教务处、邮编为215009。
二、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简介
苏州科技大学 天平学院是经**批准的、本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制四年,地处古城苏州的西部—-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学院1999年筹建、2000年9月开始招生,2005年按照**[2003]第8号和江苏省教育厅[2005]第40号文件精神,改设为**学院,是江苏省内成立较早的**学院之一。母体学校—- 苏州科技大学 由原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和苏州铁道师范学院于2001年9月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艺协调发展,**与地方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

目前,学院设有综合办公室、财务处、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等行政管理机构;设有园林艺术系、环境工程系、土木工程系、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经济管理系、人文科学系、公共管理系、化学与生物工程系、传媒艺术系、外语系、音乐系、机电工程系和体育部等教学管理机构。为了加强学生管理,还以系所属专业相近原则组建六个学生工作办公室,拥有一支高效精干的学生管理与服务队伍。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8200余人,面向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设有环境设计、风景园林、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土木工程(道路桥梁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财务管理、酒店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汉语言文学、秘书学、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化学、视觉传达设计、英语、商务英语、翻译、日语、音乐学、音乐学(现代电子音乐)、音乐学(器乐与打击乐)、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31个专业(方向), 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理、文、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专业格局。

学院办学条件优良,校园环境幽雅,基础设施齐全,是莘莘学子理想的学习深造场所。学院不仅在苏州市长江路55号(原长江路8号)拥有**校园,建有现代化的教学大楼和实验大楼、网络中心、多媒体教室、语音室、计算中心、图书馆、标准的田径运动场和足球场等教育教学设施;还共享举办高校— 苏州科技大学 江枫校区和石湖校区先进的教学资源。学院图书馆藏中文图书达76万多册,生均图书91.8册;电子资源丰富,自有数据库10个,共享母体学校中外文数据库50多个。

学院依托母体学校 苏州科技大学 的优质师资资源,建立了一支专**相结合的师资队伍。自有专任教师中,4人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3人获市级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2人获得苏州市青年五四奖章。共享的母体学校教师队伍中,多位教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级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以及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奖项或荣誉称号。

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加强教学基本建设,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在2016年首届全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我院教师荣获一等奖和最佳教态奖;在2017年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中,我院一位老师荣获省赛二等奖,三位老师荣获省赛三等奖;在第二届“外教社杯”省高校外语教师翻译(口译)大赛中,一位教师荣获二等奖。

学院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科研与教研工作。近年来,有110项教研和科研项目或校内立项支持,其中包括高等教育研究与改革课题项目52项,课程、课程组(群)建设项目29项,专业建设项目17项,教材建设项目3项,管理与服务改革类项目9项、青年科研基金项目8项。自有专任教师积极申报市厅级项目,获得立项和学院经费配套支持的项目多项。其中,包括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4项、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5项、苏州市社科规划课题(应用对策类)3项等。

近年来,学院逐步形成了以素质教育为主线,学生就业为导向,以本科层次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注重日常管理,严把教学质量关,突出实践应用环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教育管理“严”字当头,依规治校,狠抓学风考风,全面推行“低年级早晚自习”、“无手机课堂”、“提前十分钟进课堂”、“班级积分管理”、“考试巡查通报”等制度,不断强化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创新学生工作路径,建设“大学生护校队”、“大学生事务服务中心”、“大学生自主管理与发展委员会”等品牌化育人载体,着力培养学生的“三自”能力。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受挫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学生资助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周到服务”的理念,做到“政策落实细致化,困难认定精准化,助学形式多样化,育人活动常态化”,实现资助育人全覆盖。2015年我院资助创新工作在苏州市举行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优秀资助项目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在学术学科竞赛方面,我院学生在国际、国家及省市举行的比赛中成绩骄人。近三年共有174人次获得各级各类奖项,其中,7人次在国际赛中获奖,50人次在国家赛中获奖,1人次在华东赛区获奖,116人次在江苏省竞赛中获奖。其中, 2014“园冶杯”风景园林国际竞赛中获得团队二、三等奖;2015**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竞技工程竞步窄足赛中获得团体一等奖;2015全国高校第二届物联网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获得团体二等奖;2016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得二、三等奖;2017年第六届“LSCAT杯”全国口译大赛(英语)江苏省赛区获二等奖。在全国高校第二届物联网大赛、全国大学生“用友新道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江苏省决赛、“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挑战赛江苏赛区、江苏省大学生土木工程结构创新竞赛(模型展示比赛)等省市级竞赛中皆有所斩获。涌现出一批思想品德高尚、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较强、国际视野宽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捷报频传。在2014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移动互联网创业专项赛中,我院学生组队代表母体学校参加荣获金奖;在2015年第十四届“挑战杯”竞赛江苏省选拔赛决赛中荣获三等奖;在2016年“创青春”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中,**组队参赛,荣获金奖和铜奖及“优秀组织奖”。此外,还获得其他各类国家省市级创新创业赛事奖项20余项。2014至2017三年,我院学生申报的创业项目,有13项获得省人社厅的创业基金资助,共获得创业基金130万元。

学院积极创新校园文化载体建设,营建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以学生会、社团联、艺术团、科协、创协、新媒体中心等学生组织为抓手,整合校内外资源,打造校园文化嘉年华等品牌活动;院青协广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已经与苏州市运河社区、明基医院、吴甸园幼儿园等四十余家单位建立了志愿服务基地,积极参与开展涵盖环境保护、服务老人、关爱儿童、组织献血、义务家教、文化传承等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其中,在苏州举行的第5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2015年“16+1”中东欧国家领导会晤峰会等志愿服务活动尤受主办方好评。

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外艺术文化交流比赛活动,学生在各项赛事中屡获佳绩。其中,由我院音乐系17名学生参与组成的 苏州科技大学 合唱团获得第九届**音乐金钟奖合唱比赛金奖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声乐专场(专业组)一等奖;两名学生书法艺术作品在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一、二等奖;连续八年参加的“海峡两岸大学生孙子兵法友谊辩论赛”,获得了“御玺奖”、“弘道杯”、优胜奖、最佳辩手、杰出辩手等多项荣誉。

统招专升本 免费一对一报考指导、院校选择、专业规划,赠送全套专升本考试资料
专业老师为您指导统招专升本 帮您规划如何报名、选择院校、专业规划、保证100%拿证,现在预约即可获赠一整套专升本考试资料
请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来完成此表单。
填写您当前所在的省份

原创文章,作者:笔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ingpinfang.com/68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