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拓展:
报志愿的方法与技巧2021
(一)第一批次志愿
共设置2个志愿,可不选报,电脑派位按照第一、第二志愿的顺序进行。
(二)第二批次志愿
在本片区内选择四所学校,分别作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志愿,
报志愿必须要准备四张表和两本书,再加上学会我教你的一个小诀窍。难事立马就变容易了。
四张表,第一张是今年的《**成绩单》,第二张是今年的《一分一段表》,也叫逐分段表。第三张是去年的《一分一段表》。第四张是去年的《投档线表》。前两个表**出分的同时就可以拿到,后两张表现在就可以准备了。
两本书,一本是《招生计划》,另一本是登载有去年各个专业录取数据的“大厚本”,各个省给这个书起的名字不一样,但都是一本挺厚的书,所以很多家长管它叫“大厚本”。
四张表怎么用,我简单地说一下**作方法。
第一用到的是成绩单。从成绩单上查看自己的分数,再用这个分数到今年的一分一段表上查位次。有的省是把位次也写在成绩单上的,那就不用查了,这一步可以省略。
举例来说,**作方法是这样的:
假设我的**分数是681分。
在2022年的一分一段表里,先找到681分,然后向右,找到排位是201位。
(视频演示,更容易看懂)
然后再到2021年的一分一段表里,找到和201这个位次最接近的排位,就是这个190位,再通过190这个位次,找到它所对应的分数,是678分。
这个意思就是今年我这个681分,相当于去年的678分。很多老师都讲了,这个叫同位分法。
但我要说明一下,这种方法只有在两年的 同一批次考生人数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才是可靠的。如果两年的同一批次人数差异很大,原封不动地采用这种方**有偏差。什么是人数相同和不同?
请看这个表:
2021年江苏物理类本科人数是150598人,2020年是150784。仅相差186人。这就是基本上相同。直接用排位法或者同位分法是没问题的。
历史类2020年本科人数是50545人,2021年是55510人。2021年多了4965人。这就属于人数有差异,需要进行调整才行。
关于这个调整问题,为什么要调整,怎么调整,我们另外再讲。
继续我们上边的步骤。在获得了同位分以后,用2021年的同位分,向上一定的分数和向下一定的分数,比如向上5分,向下15分(老**);或者向上20分,向下30分(新**),到2021年的投档线表里找对应的学校,或者对应的专业组。这样就有了一个报考的基本范围。再用学校地区、学校层次、类型等等的条件进行筛选,就能形成一个志愿的雏形了。
这几步说起来挺简单的,前几步也确实都不难。但是,最后这一步其实隐藏着一个难点。什么难点呢?
老**一个批次的投档线表上大约有500至1000所左右院校,新**的专业组模式有2000左右专业组,专业加院校模式有15000个左右专业。用实例来说,江苏物理类2021年的投档线表,一共有2200多行,要在2000多行里要把某一个分数投档的专业组全找出来,眼睛看花了也不一定能找全。
而河北省2021年的物理类投档线表,一共有15000多行,找起来简直就是大海捞针。
怎么办?
有一个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给投档线表重新排序。不管它原来是按什么排序的,全都改成按投档分排序。
经过重新排序以后,相同投档分数的院校或专业组或专业都集中到了一块,一下就把所有相同分数的全都找出来了,而且,向上向下所有的划定在范围内的全都可以一网打尽。
当然,有的家长可能不会排序,有的省发布的投档线表是PDF格式,不能直接排序。没关系,我们对江苏、河北、广东、辽宁、湖北、湖南的投档线表进行了排序加工,有可以编辑的电子表格版,还有可以打印的PDF版,并且和一分一段表放在一起做成资料包。如果考生家长需要,请到我的抖音“一箭中的报志愿”粉丝群,或者到抖音发私信写“资料”两个字。
通过以上步骤,就有了一个志愿方案的大体轮廓,但这还仅仅是院校和院校专业组的,也就是投档部分的,专业部分的还需要通过招生计划和参考招生录取资料中的专业录取数据来制定。同时,考生家长对于专业的录取规则还要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做好专业志愿的排序。这部分还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录取规则知识。
报志愿并不难,但是,也不像有的短视频里说的,简单几步就行了。对于报志愿我们既不能被那些恐吓营销的说法吓得焦虑不堪,也不要被报志愿易如反掌的说法忽悠得掉以轻心。考生家长自己报志愿是完全可以的,但是,前提是要学习一些报志愿的知识、方法和技巧。
咱们不说空话,来点实际的。从今天开始,随着**和报志愿的节奏,我每天会讲一点相关的内容,一直到录取结束。您如果真想自己报志愿,可以关注一下我的号或西瓜视频号。
再强调一遍,报志愿并不难,但是,也并非简单几步就能搞定的。关键是要学习知识,掌握方法和技巧。如果有关于报志愿的问题需要咨询,可以加入我的抖音粉丝群,报考问题,都会做出解答。
我是“一箭中的报志愿”,关注我,了解更多报考知识。
拓展知识:
报志愿的方法与技巧2021
“平行志愿”不是“平等志愿”也不是“平行录取”。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有自然顺序,并不是只要成绩达到所填报的4个平行志愿院校录取条件,就可能会被4所平行志愿院校同时录取。而是只要考生档案投到一所志愿高校后,其他志愿就不再检索,对每个考生而言投档录取机会仍然只有一次。
把握顺序有技巧
一是志愿并列,考生所填报的多个院校志愿属于并列关系,即在同一投档时间段,考生所填院校均有可能被检索。
二是分数优先,在检索考生填报的院校志愿前,第一要将所有考生分文史、理工类按投档分(**总分加政策照顾分)从高分到低分进行位次排列,投档检索时,先从最高位次考生志愿检索,再依次检索以后位次的考生志愿。
三是遵循志愿,考生所填报的多个院校志愿虽然属于并列关系但是院校志愿栏目之间仍有自然排列顺序,检索时,是按考生填报排列的院校顺序依次进行的,当考生的投档分符合第一被检索到的院校投档线时,该生即投到该院校,由高校择优录取,考生档案一旦投出,即不再检索该生的其它志愿。
四是一轮投档,因考生所填报的志愿是平行的,故投档检索只能进行一轮,如果考生因几个平行志愿均未满足院校条件而未被投档,或投档后由于某种客观原因被退档时,可以参加同批次征求志愿或下一批次的投档检索。
平行志愿填报技巧
虽然志愿都是平行的,但是填报时应该有梯度,就“冲”“稳”“保”来说,肯定“冲”在前,然后是“稳”,然后再是“保”。
“冲”的部分要填的就是考生最想去的、院校和专业的分数略高于考生的**成绩的那种。如果机遇好,有可能被录取的那种。第一个和第二个志愿学校应是我们比较向往的,但依据往年分数报考可能有些悬但还是有机会够得着的学校,可以“冲一冲”。
“稳”的部分要填的就是分数与考生的分数差不多,考生没有什么问题的院校和专业。第三、四个志愿高校应是我们比较喜欢且依据往年分数录取问题不大的学校,可用来“稳一稳”。
“保”的部分要填的就是与院校和专业的分数略低于考生分数的院校和专业。最后两个志愿高校是我们按照平时成绩完全有把握考上且自己又能接受的高校,可用来“保一保”。
前沿拓展:
报志愿的方法与技巧2021
(一)第一批次志愿
共设置2个志愿,可不选报,电脑派位按照第一、第二志愿的顺序进行。
(二)第二批次志愿
在本片区内选择四所学校,分别作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志愿,
报志愿必须要准备四张表和两本书,再加上学会我教你的一个小诀窍。难事立马就变容易了。
四张表,第一张是今年的《**成绩单》,第二张是今年的《一分一段表》,也叫逐分段表。第三张是去年的《一分一段表》。第四张是去年的《投档线表》。前两个表**出分的同时就可以拿到,后两张表现在就可以准备了。
两本书,一本是《招生计划》,另一本是登载有去年各个专业录取数据的“大厚本”,各个省给这个书起的名字不一样,但都是一本挺厚的书,所以很多家长管它叫“大厚本”。
四张表怎么用,我简单地说一下**作方法。
第一用到的是成绩单。从成绩单上查看自己的分数,再用这个分数到今年的一分一段表上查位次。有的省是把位次也写在成绩单上的,那就不用查了,这一步可以省略。
举例来说,**作方法是这样的:
假设我的**分数是681分。
在2022年的一分一段表里,先找到681分,然后向右,找到排位是201位。
(视频演示,更容易看懂)
然后再到2021年的一分一段表里,找到和201这个位次最接近的排位,就是这个190位,再通过190这个位次,找到它所对应的分数,是678分。
这个意思就是今年我这个681分,相当于去年的678分。很多老师都讲了,这个叫同位分法。
但我要说明一下,这种方法只有在两年的 同一批次考生人数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才是可靠的。如果两年的同一批次人数差异很大,原封不动地采用这种方**有偏差。什么是人数相同和不同?
请看这个表:
2021年江苏物理类本科人数是150598人,2020年是150784。仅相差186人。这就是基本上相同。直接用排位法或者同位分法是没问题的。
历史类2020年本科人数是50545人,2021年是55510人。2021年多了4965人。这就属于人数有差异,需要进行调整才行。
关于这个调整问题,为什么要调整,怎么调整,我们另外再讲。
继续我们上边的步骤。在获得了同位分以后,用2021年的同位分,向上一定的分数和向下一定的分数,比如向上5分,向下15分(老**);或者向上20分,向下30分(新**),到2021年的投档线表里找对应的学校,或者对应的专业组。这样就有了一个报考的基本范围。再用学校地区、学校层次、类型等等的条件进行筛选,就能形成一个志愿的雏形了。
这几步说起来挺简单的,前几步也确实都不难。但是,最后这一步其实隐藏着一个难点。什么难点呢?
老**一个批次的投档线表上大约有500至1000所左右院校,新**的专业组模式有2000左右专业组,专业加院校模式有15000个左右专业。用实例来说,江苏物理类2021年的投档线表,一共有2200多行,要在2000多行里要把某一个分数投档的专业组全找出来,眼睛看花了也不一定能找全。
而河北省2021年的物理类投档线表,一共有15000多行,找起来简直就是大海捞针。
怎么办?
有一个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给投档线表重新排序。不管它原来是按什么排序的,全都改成按投档分排序。
经过重新排序以后,相同投档分数的院校或专业组或专业都集中到了一块,一下就把所有相同分数的全都找出来了,而且,向上向下所有的划定在范围内的全都可以一网打尽。
当然,有的家长可能不会排序,有的省发布的投档线表是PDF格式,不能直接排序。没关系,我们对江苏、河北、广东、辽宁、湖北、湖南的投档线表进行了排序加工,有可以编辑的电子表格版,还有可以打印的PDF版,并且和一分一段表放在一起做成资料包。如果考生家长需要,请到我的抖音“一箭中的报志愿”粉丝群,或者到抖音发私信写“资料”两个字。
通过以上步骤,就有了一个志愿方案的大体轮廓,但这还仅仅是院校和院校专业组的,也就是投档部分的,专业部分的还需要通过招生计划和参考招生录取资料中的专业录取数据来制定。同时,考生家长对于专业的录取规则还要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做好专业志愿的排序。这部分还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录取规则知识。
报志愿并不难,但是,也不像有的短视频里说的,简单几步就行了。对于报志愿我们既不能被那些恐吓营销的说法吓得焦虑不堪,也不要被报志愿易如反掌的说法忽悠得掉以轻心。考生家长自己报志愿是完全可以的,但是,前提是要学习一些报志愿的知识、方法和技巧。
咱们不说空话,来点实际的。从今天开始,随着**和报志愿的节奏,我每天会讲一点相关的内容,一直到录取结束。您如果真想自己报志愿,可以关注一下我的号或西瓜视频号。
再强调一遍,报志愿并不难,但是,也并非简单几步就能搞定的。关键是要学习知识,掌握方法和技巧。如果有关于报志愿的问题需要咨询,可以加入我的抖音粉丝群,报考问题,都会做出解答。
我是“一箭中的报志愿”,关注我,了解更多报考知识。
拓展知识:
报志愿的方法与技巧2021
“平行志愿”不是“平等志愿”也不是“平行录取”。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有自然顺序,并不是只要成绩达到所填报的4个平行志愿院校录取条件,就可能会被4所平行志愿院校同时录取。而是只要考生档案投到一所志愿高校后,其他志愿就不再检索,对每个考生而言投档录取机会仍然只有一次。
把握顺序有技巧
一是志愿并列,考生所填报的多个院校志愿属于并列关系,即在同一投档时间段,考生所填院校均有可能被检索。
二是分数优先,在检索考生填报的院校志愿前,第一要将所有考生分文史、理工类按投档分(**总分加政策照顾分)从高分到低分进行位次排列,投档检索时,先从最高位次考生志愿检索,再依次检索以后位次的考生志愿。
三是遵循志愿,考生所填报的多个院校志愿虽然属于并列关系但是院校志愿栏目之间仍有自然排列顺序,检索时,是按考生填报排列的院校顺序依次进行的,当考生的投档分符合第一被检索到的院校投档线时,该生即投到该院校,由高校择优录取,考生档案一旦投出,即不再检索该生的其它志愿。
四是一轮投档,因考生所填报的志愿是平行的,故投档检索只能进行一轮,如果考生因几个平行志愿均未满足院校条件而未被投档,或投档后由于某种客观原因被退档时,可以参加同批次征求志愿或下一批次的投档检索。
平行志愿填报技巧
虽然志愿都是平行的,但是填报时应该有梯度,就“冲”“稳”“保”来说,肯定“冲”在前,然后是“稳”,然后再是“保”。
“冲”的部分要填的就是考生最想去的、院校和专业的分数略高于考生的**成绩的那种。如果机遇好,有可能被录取的那种。第一个和第二个志愿学校应是我们比较向往的,但依据往年分数报考可能有些悬但还是有机会够得着的学校,可以“冲一冲”。
“稳”的部分要填的就是分数与考生的分数差不多,考生没有什么问题的院校和专业。第三、四个志愿高校应是我们比较喜欢且依据往年分数录取问题不大的学校,可用来“稳一稳”。
“保”的部分要填的就是与院校和专业的分数略低于考生分数的院校和专业。最后两个志愿高校是我们按照平时成绩完全有把握考上且自己又能接受的高校,可用来“保一保”。
原创文章,作者:笔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ingpinfang.com/76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