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工伤保险覆盖所有社会劳动者
□ 本报记者 朱宁宁工伤保险是为应对工作过程中的伤害风险而建立的社会保险制度,旨在为所有遭受职业伤害的社会劳动者提供必要的经济和服务保障。如何创新工伤保险制度?如何才能更好地保障灵活就业者、退休再就业者权益?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就上述问题接受了《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迫切需要与时俱进的制度创新,唯有如此,才能为所有劳动者提
-
沈阳今年将为高校毕业生提供20万个工作岗位
记者7日自沈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获悉,2023年,沈阳将为高校毕业生提供20万个工作岗位,组织开展特色招聘活动300场,支持高层次青年人才创新创业项目落地发展。沈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沈阳市商务局局长赵戈介绍,今年,沈阳提出了引育高层次人才500人、吸引集聚16万高校毕业生的目标。为此,沈阳将大力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围绕重点产业发展方向举办创新创业大赛,促进项目和人才在沈落地。发挥“兴沈英才”
-
教育思考:高校学科群建设如何实现1+1>2?
学科群一方面使具有共同性和互补性的学科汇聚以解决现实问题,培养学科领域内“通才”;另一方面,也使高校传统优势学科获得来自其他学科的新鲜血液,使人才培养从单一学科的“学术圈地”,走向多学科交叉融合,获得学科创新和突破。2月上旬,河南省教育厅联合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公布河南省特需急需特色骨干学科(群)培育建设名单,确定培育建设13个河南省特需急需特色骨干学科(群)。当前,建设学科群已成为各高校学科发展的
-
幼儿园入园年龄低龄化,家长会更轻松吗?
3月8日,全国两会进入第五天。当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各代表团举行代表小组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以及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草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等。除了以上既定日程,还有哪些热点新闻?代表和委员提出的哪些观点受到网友关注?幼儿园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建议幼儿园入园年龄低龄化全国政协委员陈小艳拟提交的提案之一是关于加强幼儿园等托育机构的建设改革。她注意到由于幼儿园规定三岁儿童才能入园
-
小小少年烦恼多,青少年的“心事儿”如何解?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近期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显示,在参与调查的3万多名青少年中,有14.8%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青少年时期是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青少年在学习如何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问题。如何为青少年心理健康筑牢防护屏障?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就此建言。强化家庭心理健康指导“小孩子不要太矫情”“等青春期过去就好了”……青少年
-
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人才如何“向农而行”
乡村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大力发展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蓝图已绘就,但真正做好“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中,人才不愿扎根农村的“离农”倾向,成为制约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及乡村振兴的主要瓶颈之一。广大乡村如何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青年人才?人才“离农”问题究竟该如何
-
“面向西部地区毕业生招聘专场”火热进行中
近日,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推出“面向西部地区毕业生招聘专场”,计划提供招聘岗位信息12万条。本场招聘会是教育部2023届高校毕业生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活动将持续至3月31日。教育系统开展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启动以来,教育部充分发挥国家大学生服务平台资源整合优势,进一步搭建西部地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供需精准对接平台。截至3月6日,新疆和山巨力化工有限公司、西藏矿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贵州振
-
千万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压力怎么缓解?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热点议题。从政策举措到服务手续,从培养模式到就业岗位,从高校到企业……多位代表委员为纾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支招。3月1日,2023年北京地区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的首场线下招聘会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举办,北京能源集团、北京城建集团、首钢集团、小米集团等75家用人单位提供岗位650个。提高人才培养与国家需求的匹配度中国人社部日前表示,2023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
-
公办园幼师编缺口大,委员建议提高临聘幼师待遇
全国教育事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教育部门办园园长和专任教师共有140.9万,其中在编的仅有65.7万人,编制缺口达75.2万人,制约了公办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江西省委会副主委刘菊娇递交提案,建议出台政策解决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不足的难题。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强化学前教育普惠发展。近
-
立法将电竞酒店等列为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场所
电竞酒店、密室逃脱、剧本杀、点播影院……如今,这些新兴业态成为不少消费者休闲放松的首选,其中也包括很多未成年人。作为一名基层民警,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太原市公安局杏花岭分局三桥派出所副所长、金刚里社区民警杨蓉近年来一直关注新兴业态发展,尤其是新兴业态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她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提出,其中存在很多风险隐患及治理漏洞,严重影响公共利益和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新兴业态领域中未成年人保护